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届高考文综冲刺测试题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4:25: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0年云南省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

读表一,回答1~2题。

表一 S市1986~2006年劳动用工需求变化

月工资档次(元) 劳动用工需求数(万) 1986年 200~300 300~500 500~800 300~500 1996年 500~1000 1000~3000 500~1000 2006年 1000~3000 3000~8000 36 3 0.8 50 13 2.8 38 30 18 1.1986年S市发展的产业主要有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产业

2.1986~2006年S市劳动用工需求的变化说明了

A.S市的产业升级快 B.S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快 C.S市的劳动人口素质高 D.S市的工业企业效益好 图1为某时气压(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E点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06 B.1004 C.1018 D.1022 4.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西北、东北、东南、东南 C.东南、西南、东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5.F、G气压中心的成因是

A.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 温暖形成的热力高压 B.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 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高压

C.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 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 D.温暖形成的热力高压 海水温度低形成的热力高压 图2示意南极大陆和周边还去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据此回答6~9题。 6.图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

A.①⑤ B.②③ C.④② D.⑤③ 7.图中⑥与⑦示意的是洋流的运动,引起此海区海水大规模运动的首要因素是

A.盐度差异 B.热量差异 C.密度差异 D.风力差异

8.对图中序号⑨表示的内容,解释最合理的是

A.太阳光使地表积雪大量融化 B.洋流使大陆冰盖发生位置移动 C.海平面上升使冰体产生裂痕 D.烈风使陆面的积雪产生再分配 9.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几乎见不到冰山漂移现象的时期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图3为某地(30.7°N,104°E)7时04分(北京时间)日出时,世界四个著名城市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和日出时间差值(T)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A.惠灵顿、新加坡、开罗、华盛顿 B.悉尼、雅加达、伦敦、巴西利亚 C.堪培拉、东京、莫斯科、圣保罗 D.开普敦、曼谷、柏林、圣地亚哥 11.该地到图中2城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00km B.3600km C.4200km D.5000km

12.某思想家认为,“只有‘有’是发挥不了多大作

用的,只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作用”。这一思想家应是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13.隋唐时期,山水画已发展为绘画中独立、成熟的一支。“山青青、水蓝蓝。近咫尺,千载里远。通幽径,峰回转。小桥旁,绿树掩。妇人立,竹篱前。江南春,美无限。”这名歌谣反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下列哪幅名画

A.《游春图》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萧翼赚兰亭图》

14.“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所体现的文学体裁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这种文学主流形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是

A.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 D.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15.作家张爱玲读高三时在一篇作文中说,“历史”能供经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文化昌盛的康乾时代》提供素材,不能选取的是

A.《红楼梦》 B.吴敬梓 C.《四库全书》 D.时务学堂

16.南京路是上海市内主要商业中心之一。它初名“花园弄”,曾被称为“大马路”、“十里洋场”。1865年,殖民者在扩建该路的同时正式定名为南京路。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依据是

A.南京是中国的首府,定名南京路意在征服整个中国

B.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同意将南京开为商埠 C.《南京条约》附件之规定

D.南京是英国人最早侵占和中国省会城市 17.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务员符合史实

A.甲 B.乙 C.丙 D.丁 18.1956年1 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的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此时

A.上海完成了土地改革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上海完成 C.“一五计划”在上海提前完成 D.上海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搜索更多关于: 2010届高考文综冲刺测试题1 的文档
2010届高考文综冲刺测试题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vcj207xg758u602x74s2b61z97l7x017n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