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质量目标分解
a.该单位工程所含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设备、建筑电气六大分部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b.工序经自检一次合格率90%。
c.检验批、分项工程等检验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90%; d.结构安全和功能检测全部一次合格。 e.工程技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5.6分承包方式
本工程的承包范围是土建 .水暖、电.承包方式为总包,包工包料。 5.7检验批划分和隐蔽验收计划 5.7.1建筑、结构工程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工程量及专业需要,工程主体按变形缝、按层、按水平、竖向划分;装修按层划分;屋面按变形缝划分;电气、水暖按层或按系统划分。具体详见《检验计划》。
5.8取样检测计划,具体详见《检验计划》。
5.9 功能性和结构安全性检验计划,具体详见《检验计划》。 5.10 阶段性验收计划
序号 1
验收 部位 基槽 控制过程 本单位自检合格 13
验收部门(人) 总监组织施工、设计、勘察、建设等单
报监理验收通过 位进行验收,质监部门监督 2 地基与 本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组织施工、设计、勘察、建设单位验收,质监部门监督 监理组织设计、勘察、建设等单位验收,质监部门监督 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勘察、验收,质监部门监督 基础工程 报监理验收通过 主体结 竣工 验收 本单位自检合格本单位自检合格报监理验收通过 3 4 构工程 报监理验收通过 5.11验收程序和组织
a.检验批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进行验收。 b.分项工程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施工技术员进行验收。
c.分部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本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对于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两大分部工程的验收,必须有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验收。
d.单位工程验收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
5.12可追溯性范围确定 5.12.1可追溯性的物资
钢材、水泥、砂子、石子、粘土砖、电线、电缆、灯具、配电箱、UPVD排水管等。
可追溯性物资通过查询出入库台帐、验收单、合格证、保管台帐及
试验(检验)报告(出厂和复试)等进行追溯。
5.12.2可追溯性工程项目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安装工程和隐蔽工程、特殊过程。 可追溯性工程项目通过质量验收记录、隐蔽验收记录、特殊过程监控记
14
录、施工日记、各种检验报告、合格证及工程回访记录等进行追溯
5.13主要施工工程量统计
主要项目工程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分项工程名称 挖土方 回填土方 空心砖砌体 混凝土 钢筋 模板 窗 门 抹灰 单 位 m3 m3 m3 m3 T m2 m2 m2 m2 工程量 8486 2234 858 3386 420 23312 1342 521 13254
第六章 施工准备工作
6.1本工程各项准备工作计划如下:
序分号 类 开工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 具体内容 开工后的施工准备工作 具体内容 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1、在工程施工的各阶段,遵循技术复核技纸自审,参加图纸会审。 1 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对所发现的问题术2、原始资料调查分析,为采取针进行现场签证。 准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备 3、编制施工预算。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各施工阶段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编制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15
劳1、建立有经验、敬业精神和工作效率高的项目组织机构。 动2、根据采用的施工方式确定劳动2 力力,建立精干的劳务队伍。 准3、组织劳动力进场 备 4、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 1、在工程施工的各阶段合理组织各专业工种劳动力进出场。 2、随工程进度,劳动力工种的变换,组织职工转岗教育工作。 3、随工程进度,组织分包专业工种的进、出场及入场教育工作。 1、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进1、工程施工的各阶段编制阶段性、月进物度计划以及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度物资需用计划。组织材料加工和订货。 资材料需用量计划、构(配)件加工2、组织物资按阶段、月进度物资需用计3 准计划、机具需用计划。 备 施工1、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 现2、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 4 场3、搭建临时设施。 划进、出场。 2、考察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 3、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确保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1、在各施工阶段做好测量工作,为各专业工种提供基准。 2、随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做相应调整。 3、做好施工设施搬迁拆除。 4、组织施工机具、建筑材料进场。 准4、组织施工机具、建筑材料随工程进度备 场外5 协1、施工机具租赁。 2、做好分包或劳务安排、签定分包或劳务合同。 3、做好与建设、设计、监理、分进、出场。 1、随工程进度计划,做好各分包专业的施工总协调。 2、随工程进度计划及早做好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 调 承包单位、供应商等部门的协调。 6.2现场准备:
6.2.1项目施工管理机构及职责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工程规模、工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按照“项目法”施工原理,本着“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在公司范围内挑选一批技术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参加过同类工程建设的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