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II4是患者,II2是携带者概率为2/3,II2和III2是一级亲属,III2是携带者概率为
2/3×1/2=1/3。又因为发病率为1/10000,则致病基因频率为1/100,携带者频率为:1/100×2×
(1-1/100)=1/50,III3是随机人群,是携带者概率为1/50。Ⅳ1的发病风险=1/3×1/50×1/4。
考核点:AR病再发风险估计。
9、已知某一AR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000000,现有如下一系谱,请问Ⅳ1的发病风险为 ( )
A.1/500×1/500×1/4 B.1/3×1/3×1/4 C.2/3×1/500×1/4
D.2/3×2/3×1/4 E.1/3×2/3×1/4
解析:II5有病,则II2是携带者概率为2/3,II2和III1是一级亲属,故III1是携带者概率为
2/3×1/2=1/3。同理,III2是携带者概率也是1/3。因此,Ⅳ1的发病风险=1/3×1/3×1/4。
考核点:AR病再发风险估计。
10、短指和白化病分别为AD和AR,并且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现有一个家庭,父亲为短指,母亲正
常,而儿子为白化病。该家庭在生育,其子女为短指白化病的概率为( )
A.1/2 B.1/4 C.2/3 D.3/4 E.1/8
解析:儿子为白化病,表明双亲为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根据分离律,夫妻生育短指的概率为1/2,生育
白化病概率为1/4。那么,生育既是短指又是白化病的概率为:1/2×1/4=1/8。
考核点:单基因病再发风险估计(两种性状联合传递)
11、短指和白化病分别为AD和AR,并且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现有一个家庭,父亲为短指,母亲正常,而儿子为白化病。该家庭再生育,其子女为短指的概率为( )
A.1/2 B.1/4 C.3/4 D.1/8 E.3/8
解析:儿子为白化病,表明双亲为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根据分离律,夫妻生育短指的概率为1/2,生育不是白化病概率为3/4。那么,生育只是短指的概率为:1/2×3/4=3/8。
考核点:单基因病再发风险估计(两种性状联合传递)
12、X-连锁隐形遗传病中出现杂合子患者,是因为( ) A.遗传异质性 B.基因突变
C.女性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 D.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引起 E.不规则显性
解析: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但女性X染色体的基因产物并不比男性多。对此,英国
遗传学家莱昂首先提出了“X失活学说”,其要点是:(1)在间期细胞核中,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
中只有一条有转录活性;另一条无转录活性,在细胞核内缘呈固缩状(间期可见),形成X染色质。
这样,在含XX的细胞和XY的细胞中,其X连锁的基因产物数量就基本相等。细胞内无论有几条X染色
体,只有一条具有转录活性,其余的X染色体均失活、固缩成X染色质。(2)失活是随机的,来自
父母的概率各1/2。由于失活是随机的,因此携带者女性是X连锁基因的嵌合体,并且具有活性的某一特征等位基因的比例就可能不同,结果显示出不同表型。 考核点:X染色体失活对单基因表型的影响
13、一个男孩是甲型血友病患者,其父母和祖父母均正常,其亲戚中不可能患此病的是( ) A.外祖父或舅父 B.姨表兄弟 C.姑姑 D.同胞兄弟 E.以上都不对
解析:甲型血友病是XR病,由于系交叉遗传,小孩有病,与其母亲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均可能成为患
病,选项中仅C和其母亲无血缘关系(父亲的姊妹),故姑姑不可能患此病。
考核点:XR病的传递特点
14、不规则显性是指( )
A.隐性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B.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纯合显性和纯合隐性之间
C.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的作用,杂合体中显性基因的性状表现程度不同 D.致病基因再次发生突变成为正常基因
E.致病的突变基因发生丢失,因而表型正常的遗传现象
解析:不规则显性是指同一家系中相同基因型(主要是显性基因杂合子)成员在临床症状(表现度)上存在差异,甚至不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外显率降低)。故选C。 考核点:不规则显性的概念
15、常因形成半合子而引起疾病的遗传病有( )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 解析: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缺少与之对应的等位基因,因此男性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成员,故称半合子。
16、在AD病的系谱中,若患者表现为散发病例(即患者双亲未受累),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新的突变
B.外显率低(顿挫型) C.延迟发病 D.生殖系嵌合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