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4个10是40个点,写在第二层,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3)交流方法三,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与方法二的竖式进行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合起来是什么?
3.练一练,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53页练一练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交流方法,巩固口算。
(2)用竖式算一算,并与同伴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每一步表示的含义,巩固竖式方法。
出示“213×3= ”,你会算吗?试试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计算方法
口算方法:200×3=600 10×3=30 3×3=9 600+30+9=639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①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②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49
③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它们的算理相同。)
3.练一练,巩固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53页练一练2题 算一算,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就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乘法问题吧! 课后反思:
去游乐园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自主探究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课时:2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