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说明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6:49: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 水文

2.1 流域概况

枢纽工程所在地E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约122km,流域面积2558km2,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80km2。

本流域大部分为山岭地带,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流域内支流很多,但多为小的山区河流,地表大部分为松软沙岩、页岩、玄武岩及石灰岩的风化层,汛期河流含沙量较大,冲积层较厚,两岸有崩塌现象。

本流域内因山脉连绵,交通不便,故居民较少,全区农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林木面积约占全区的30%,其种类有松、杉等。其余为荒山及草皮覆盖。

2.2 气象及水文特性

2.2.1 气候特性

本区域气候特征是冬干夏湿,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特别干燥,其相对湿度在51~73%之间,夏季因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随之增大,一般变化范围为67~86%。根据E江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2.8℃,最高气温30.5℃,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5.3℃,发生在1月份,本区域各月平均气温及平均温度的天数详见表2-1及2-2。该地区一般1~4月风力较大,实测最大风速为19.1m/s,相当于8级风力,风向为西北偏西,水库吹程为15km。

本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05mm,最大年降雨量达1213mm,最小年降雨量为617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以7月份为最多,年内降水量最大三个月为6、7、8月,各月降雨天数详见表2-3。

表2-1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单位:℃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 12.8 气温 4.8 8.3 11.2 14.8 16.3 18.0 18.8 18.3 16.0 12.4 8.6 5.9 表2-2 平均温度日数 单位:天 月 温度 <0 0~30 >30 1 6 25 0 2 1.2 26.8 0 3 0.3 30.7 0 4 0 30 0 5 0 31 0 6 0 30 0 7 0 31 0 8 0 31 0 9 0 30 0 10 0 31 0 11 0 30 0 12 3.1 27.9 0

5

表2-3 各月降雨日数统计表 月 降雨量 <5mm 5-10mm 10-30mm 1 2.6 0.3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4 4.3 4.2 7.0 8.6 11.5 8.5 9.6 9.5 4.8 4.3 0.2 0.2 1.4 2.0 2.4 2.7 2.7 2.6 2.4 0.8 0.1 0.1 0.7 0.5 2.3 4.6 4.9 3.8 2.2 1.3 0.6 0.1 2.2.2 水文特性

E江径流的主要来源于降水,在此山区流域内无湖泊调节径流。根据短期水文气象资料研究,一般是每年五月底至六月初河水开始上涨,汛期开始,至十月以后洪水下降,则枯水期开始,直至次年五月。

E江洪水形状陡涨猛落,峰高而瘦,具有山区河流的特性,实测最大流量为700m3/s,而最小流量为0.5m3/s。多年平均流量17m3/s。经频率分析,求得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及各月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分别见表2-4、2-5。

表2-4 多年统计不同频率洪峰流量 单位:m/s 频 率(%) 流量 0.05 2320 1 1680 2 1420 5 1180 10 1040 33

表2-5 各月不同频率洪峰流量 单位:m/s 月份 P 1% 2% 5% 10% 1 46 36 23 19 2 19 17 14 11 3 12 11 9 7 4 19 15 11 9 5 6 7 8 9 10 11 28 23 16 15 12 37 33 28 23 600 1240 1550 1210 670 390 530 1120 1360 1090 600 310 420 370 850 1100 830 760 980 720 480 250 410 210 E江为山区性河流,含沙量大小均随降水强度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变化,平均含沙量达0.5kg/m3。枯水期极小,河水清澈见底,初步估算30年后坝前淤积高程为2765m。

6

3 工程地质

3.1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1.1 库区地质概况

库区内出露的地层有石灰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与凝灰岩等。经地质勘探认为库区渗漏问题不大,但水库蓄水后,两岸的坡积与残积等物质的坍岸是不可避免的,经过勘测,估计可能塌方量约为300万m3,在考虑水库淤积问题时可作为参考。

3.1.2 地质构造

坝址附近无大的断层,但两岸露出的岩石、节理特别发育,可以分为两组,一组走向与岩层走向几乎一致,即北东方向,倾向西北;另一组的走向与岩层倾向大致相同,倾角一般都较大,近于垂直,裂隙清晰,且为钙质泥质物所充填,节理间距密者0.5m即有一条,疏者3~5m即有一条,所以沿岸常见有岩块崩落的现象。上述节理主要在砂岩、泥灰岩与玄武岩之类的岩石内产生。

3.1.3 区域地震烈度

本地区地震烈度定为7度,基岩与砼之间磨擦系数取0.65。

3.1.4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形高差大,表流占去大半,缺乏强烈透水层,故地下水不甚丰富,对工程比较有利。根据压水试验资料,玄武岩中透水性不同,裂隙少且坚硬完整的玄武岩为不透水层,其压水试验的单位吸水量小于0.01l/(min·m)。夹于玄武岩中的凝灰岩,以及裂隙甚少的火山角砾岩都为良好的不透水性岩层,正因为这些隔水的与透水的玄武岩存在逐使玄武岩区产生许多互不连贯的地下水,一般砂岩也是细粒至微粒结构,除因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上部裂隙水较多外,深处岩层因隔水层的层次多,难于形成泉水,石灰岩地区外围岩石多为不透水层,渗透问题也不存在。

3.2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坝址位于E江中游地段的峡谷地带,河床比较平缓,坡降不太大,两岸高山耸立,构成高山深谷的地貌特征。

坝址区地层以玄武岩为主,间有少量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穿构,对其岩性分

7

述如下:

(1)玄武岩:一般为深灰色、灰色、有含泥量气孔,为绿泥石、石英等充填,成为杏仁状构造,并间或有方解石石脉,石英脉等穿其中,这些小脉都是后来沿裂隙充填进来的。坚硬玄武岩应为不透水层,但因节理裂缝较发育,透水性也会随之增加,其矿物成份为普通辉石、检长石、副成分为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等。由于玄武岩成分不甚一致,风化程度不同,力学性质亦异,可分为坚硬玄武岩、多孔玄武岩,破碎玄武岩、软弱玄武岩、半风化玄武岩和全风化玄武岩。其物理力学性质见表3-1、3-2。

表3-1 坝基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表

岩石名称 半风化玄武岩 破碎玄武岩 火山角砾岩 软弱玄武岩 坚硬玄武岩 多气孔玄武岩 比 重 Δ 3.01 2.95 2.90 2.85 2.96 2.85 容重γ(KN/m) 29.6 29.2 28.7 27.0 29.2 27.8 3建议采用抗压强度(MPa) 50 50~60 35~120 10~20 100~160 70~180 表3-2 全风化玄武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表 天然含干容γ3水率W% KN/m 2.5 16.3 比重 Δ 2.97 液限 Wl 47.3 塑限 Wp 32.26 塑性指数 IP 16.9 压缩系数α 浸水固结块剪力 凝聚力KPa 24.0 0~0.5 3~4 内摩擦33cm/KN cm/KN 角Φ 0.0597 0.0151 28.38 渗透性:经试验得出发值为4.14~7.36m/d。 (2)火山角砾岩:角砾为玄武岩,棱角往往不明显,直径为2~15cm,胶结物仍为玄武岩质,胶结紧密者抗压强度与坚硬玄武岩无异,其胶结程度较差者极限抗压强度低至350㎏/m2。

(3)凝灰岩:成土状或页片状,岩性软弱,与砂质粘土近似,风化后成为粘土碎屑的混合物,遇水崩解,透水性很小。

(4)河床冲积层:主要为卵砾石类土,砂质粘土与砂层均甚少,且多呈透镜体状,并有大漂石渗杂其中,卵砾石成分以玄武岩为主,石灰岩和砂岩占极少数,沿河谷内分布。坝基部分冲积层厚度最大为32m,一般为20m左右。靠岸边最少为几米。颗粒组成以卵砾石为主,砂粒和细小颗粒为数很少。卵石最小直径一般为10~100mm;砾石直径一般为2~10mm;砂粒直径0.05~0.2mm;细小颗

8

搜索更多关于: 毕业设计说明书 的文档
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vt0n598t11lh1d7s6x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