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4:04: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即兴发言由于时间紧迫,事先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需要快速组织语言,临场发挥。(√ )

7.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名言作者是苏轼。(× ) 三、填空题。

1.找出下列对应的反义词。

(慈祥)—(凶恶)(耐心)—(焦躁)(严峻)—(温和) (严厉)—(温和)(沉重)—(轻松)(沉着)—(冷静) 2.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含糊)地回答 (纷乱)的喊叫 (僻静)的小屋 (有益)的工作 (恐怖)的眼光 (饱满)的情绪 3.照样子。正确地搭配下列词语。

(提高)—勇气 (提高)—成绩 (战胜)—困难 (改正)—缺点 (改进)—工作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竹石》一诗表现出诗人正直倔强的性格和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5. 写出下列名言警句的意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句子的意思: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6.回顾下面的课文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匆匆》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手法列出可以复返的一些自然现象,而后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和前面形成对比,突出时间的宝贵,引发读者的思考。结尾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引人深思,首尾呼应。

四、连线题,将下列名言警句前后部分连起来。 有意栽花花不发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五、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2.我不能离开。

3.父亲的这段话说明了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4.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表现了父亲对待工作认真严肃的特点。

5.(1)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大钊面对险境时的从容不迫。

(2)外貌、神态描写,“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父亲在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慈爱。 (二)课外阅读。 1. D 2. D

3. C 4. A

六、习作展示。 略。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vtkb6wr60565jb3urou8mpoj7oc3w00zn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