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2013年贵阳一中“三地十校”“同课异构”
教学研讨活动的心得
11月25号下午,生物教研组全体老师在王建宇组长的组织下,共同观看了10月19日,在贵阳一中进行的 “三地十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的光碟。介绍的老师分别是来自上海市曹场中学的何哲民生物老师、贵阳一中的廖慧生物老师、毕节一中的杨建军生物老师的精彩教学,他们所上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三位老师对同一课题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很好,接下来又观看了三位老师的说课。以及专家的讲座。真可谓受益匪浅。借此,就把我们的观看学习心得向大家汇报一下,与大家做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首先,通过这次学习让孤陋寡闻的我懂得了“同课异构”的真正含义。“同课异构”教学法具体指,针对同一课程内容采取不同教学形式、体验不同授课的模式。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通过这次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是我认识到我们应该从过去“教教材”的误区,转向“用教材教”的方向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不再是唯一权威”的观念,并逐步实践“同一课标不同教本”背景下教师的多种课堂教学。
比如:毕节一中的杨建军老师在处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形状的杂交实验这一课时,直接运用复习等位基因来联系旧
1
知识,在整过教学环节当中,杨老师从六个部分进行教学,一、提出问题,二、做出假说,三、假说演绎,四、实验验证,五、得出结论,六、课堂小结,在整过课堂教学过程中,杨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继续追问,给予纠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上海市曹场中学的何哲民老师的处理是:先通过对两亲兄弟的眼睛进行对比,其中一是双眼皮(显性性状),一个是单眼皮(隐性性状),然后让学生去推测他爸爸、妈妈的眼皮,来进入新课,效果很好,能很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再次,贵阳一中的廖慧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学校对教材版本使用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廖老师在导入时候采用了播放一个短片来进入新课,在整过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查找资料来回答问题,老师给予指正并讲解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我认为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面对不同教育对象,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兼之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个性的差别与迥异,必然导致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渐成流行的校本教研形式。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老师们可从不同教学风格中对比、交流、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自己,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教师个性得到张扬,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进行技艺更快成长。华东师大教授直接说,“同课异构”的开展有利于打造魅力教师、展示魅力课堂、实现“高效课堂”。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