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样题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2.考试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 分)
一、选择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个极为普通而又特殊的天体。据此回答1-2 题: 1.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2.地球属于
A.类地行星 B.巨行星 C.远日行星 D.矮行星
3.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其适宜的条件有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液体水的存在 ④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B.维持地表温度
C.孕育丰富的地热资源
D.为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能量 5.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色斑点称为 A.太阳风 B.日珥 C.耀斑 D.黑子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图1),完成6、7 题。
图1
6.图1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7.地球由⑤处自转到③处,所需的时间是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8.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 A.北极点 B.北极圈 C.北回归线 D.赤道
9.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冬半年昼长夜短 B.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小
C.北半球夏半年各地昼短夜长 D.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 10.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符,在气候统计工作中北半球春季是指 A.3、4、5三个月 B.6、7、8三个月
C.9、10、11三个月 D.12、1、2三个月 11.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是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12.图2是某地局部地质构造及地貌示意图,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图2
A.背斜 B.向斜 C.地幔 D.地堑
13.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岩石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4.重庆是名的雾都,一年有两百多天云雾弥漫,其气候湿润,此情况下 A.平均气温低 B.大气保温作用弱 C.昼夜温差大 D.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图3),完成15、16题
图3
15.下列关于图3中近地面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温低、气压高 B.a处气温高、气压低 C.b处气温低、气压高 D.b处气温高、气压低
16.下列关于图3中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B.a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C.近地面风向由a地吹向b地 D.高空风向由c地吹向d地
17.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8.下列各项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19.
水循环形成的内因是
A.太阳辐射 B.重力 C.水的三态变化 D.水汽输送 20.在中纬西风影响下形成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秘鲁寒流 D.千岛寒流 21.“连锁反应”一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2.“植树造林”“人工降雨”主要改变了自然地理要素的 A.土壤、大气 B.植被、大气 C.生物、岩石 D.土壤、水文 读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示意图(图4),完成23—24题。
图4
23.图4中南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
A.经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4.该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高差较大D.人类活动
2012年12月1日,哈大(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通车,全长921千米,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新建高寒高速铁路。读我国客运部分专线网图(图5),完成25—26题.
图5
25.关于客运部分专线网图示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跨越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B.加强东中西经济地带的联系 C.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体现交通发展的高速化和专业化
26.哈大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①输电线除冰 ②高寒缺氧 ③路轨除雪 ④地形崎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气候变化的规律是
A.气温波动下降 B.先变热再变冷 C.气温波动上升 D.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8.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市沿海登陆,给当地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这属于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29.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具有 A.复杂性 B.有限性 C.地域性 D.广泛性 30.描写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诗句是 A.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 B.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图6为2013—2020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31-32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