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距离为 cm。如果采用探头,对输入有 10 倍衰减,输入示波器的电压减小 10 倍,相应屏幕上峰与峰之间的距离减小 10 倍,即 cm。 第八章 信号的产生一、填空题1、0.7 2、116.42Hz 3、8,2,69,31 4、100MHz 5、PD,LPF,VCO6、频率范围,频率准确度,频率稳定度。二、判断题:对 错 对 错 错 错 对三、选择题:BDCBA四、简答题1、2、锁相环是一个相位负反馈系统,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鉴相器完成输入与输出信号的相位比较,其输出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环路滤波器为一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鉴相器输出中的高频成分和噪声。压控振荡器实现对输入频率的跟踪,它根据鉴相器的输出调整输出频率以降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从而实现频率的跟踪。3、 第九章 信号分析和频域测量一、填空题1、本振信号 2、中频带通滤波器 3、7.5KHz 4、宽, 慢 5、中频增益二、判断题: 错 对 对 对 错三、选择题: 1、A 2、B 3、B 4、ACD 5、CD四、简答题:1、 所谓“实时”频谱仪,直观的理解是能够在被测信号频率变化之前完成测量、分析和显示,但它又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测量时间短、速度快。一般认为,实时分析是指在长度为 T 的时段内,完成频率分辨率达到 1/T 的谱分析;或者待分析信号的带宽小于仪器能够同时分析的最大带宽。 显然,实时的概念与信号带宽及频率分辨率有关。在要求的频段宽度范围内,如果
数据采集、分析速度不小于数据变化速度,这样的分析就是实时的;如果待分析的信号带宽过宽以至超过了最大分析带宽,则分析变成非实时的。 扫频式频谱仪实质是一个中心频率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可调谐的窄带滤波器。 当改变它的谐振频率时,滤波器就分离出特定的频率分量,从而依次得到被分析信号的谱分量。因此,这种频谱仪所显示的频谱图是多次调谐之后拼接的结果,分析带宽受限于窄带滤波器的带宽(通常总是小于信号带宽) ,所以不能进行实时分析。 FFT 分析仪是在对信号采样之后,选择一定时间长度的离散采样点进行付氏变换,从而得到频域信息。由于离散时域信号中已包含了该时段内所有的频率信息,因此可以认为 FFT 的分析带宽与信号带宽是匹配的,能够实现实时分析。2、频谱仪的频率分辨率一般指的是该分析仪中频滤波器的最小 3dB 带宽,它表征了能够将最靠近的两个相邻频谱分量分辨出来的能力。外差式频谱仪的频率分辨率主要由中频滤波器的带宽决定,最小分辨率还受到本振频率稳定度的影响。而 FFT分析仪的频率分辨率和采样频率及 FFT 计算的点数有关:频率分辨率 、采样频率 fS 和分析点数 N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3、共需要 个滤波器。4、由于本振并不扫描,即只能分析某一个特定的频率。而此时分析带宽(调谐回路带宽)大于信号带宽,所得结果是实时的,所以屏幕显示的将是该特定频率上的时域波形。5、周期方波是由多个纯正
弦信号复合而成的,理论上具有无限宽的频谱,每根谱线均位于奇次谐波处。但工程中通常只考虑主瓣中的谱线,即零频、基波(20KHz)、三次谐波(60KHz),所以频谱仪的扫描宽度至少应覆盖060KHz 的范围。 ,根据 dB 与 V 的单位换算式6、证明:若已知边频与载波的幅度差为 A(dB) ,有其中 S 为边频幅度,C 为载波幅度。由于调幅系数 m 与调幅波边频、载波幅度之间满足式故有∴得证。 第十章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和网络分析一、填空题1、0 2、端口 2 ,正向反射系数, 端口 1 ,反向传输系数 3、信号源、S 参数测量装置、矢量电压表4、方向性误差 5、S21小于 1二、判断题:对 错 错 对 错三、选择题:ADBCA四、简答题:1、宜采用 YIG 扫频法,这种扫频方式通常用于产生较高频段的扫频信号,扫频线性好。2、通常采用外差式差频扫频、全基波多频段联合式扫频、倍频式扫频等方法。3、较低频段一般用 Z 参数或 Y 参数来表述网络特性,测量时需要开路、短路等特定的端口条件。而高频、微波条件下的电压和电流参数很难测量,且有时不允许人为地将网络端口开路或短路,因此必须应用不同的概念。在微波网络中应用 S 参数具有以下优点:1 S 参数与惯常使用的增益、衰减、反射系数等物理量联系非常密切;2 对电路进行分析或设计时,S 参数能全面而严格地表征网络特性,并且便于利用;3 S 参数较易于测量,只需要一般的反射和传输测量系统或设备即
可;4 S 参数易于用信流图表示,对于分析复杂的组合网络系统非常有利。4、 反射参数测量系统中使用了功率分配器、定向耦合器等微波器件,这些器件的性能通常都不理想。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或连接部件的失配会造成方向性误差;功率分配器、定向耦合器、转换接头及测试电缆等都存在频率响应,因而造成频响误差;定向耦合器的端口不匹配会造成源失配误差。 在传输参数测量系统中,传输路径因为隔离不佳而产生信号泄漏,由此引起传输泄漏误差(隔离误差) ;微波部件的传输频响将产生传输频响误差(跟踪误差) ;与反射参数测量类似,端口不匹配会造成源失配误差;另外,由于 DUT 必须串接在测试信号通路中,失配还会造成负载失配误差。5、微波网络的反射、传输参数测量中,在已知系统误差来源并建立了误差模型之后,可以利用校准件进行校准测量和误差修正来提高测量经度。基本思路是:根据对标准件的实际测量值和误差模型,求出各项误差并将它们的影响从测量值中扣除。反射/传输参数测量误差的校准和修正的一般步骤如下:① 校准测量:使用个数等于误差项数的标准件(反射/传输参数均为已知) ,依次作为 DUT 进行反射/传输参数测量;② 计算误差:根据已建立的误差模型和步骤①的测量结果,分别得到以误差为未知数的方程,并由该方程组计算求解各项误差的值;③ 将 DUT 接入,再次测量全部 S 参数;④ 修正:把 S 参数的测量值与校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