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6.A 7.A 8.D 9.B 10.C 11.B 12.C 13.B 14.D 15.B 16.B 二、 填空题
1.直觉行动性 2.婴儿期 3.概括 4.无意识记 5.直觉行动性 6.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7.言语前期 8.有意识记 9.婴儿期 10.婴儿期
11.调节 12.无意识记 13.理解 14.概括 三、 名词解释
1. 整个乳儿期,可以说是言语的准备时期,或言语开始发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言语前期
2.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总是跟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
3.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四、 简答题
1.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2. (1)言语理解的开始 (2)言语交际的开始
3. (1)理解言语的阶段(1岁末——1岁半) (2)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阶段(1岁半——3岁)
五、 论述题
1.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总是跟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
2. (1)理解言语的阶段(1岁末——1岁半) (2)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阶段(1岁半——3岁) 2020年心理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一、 选择题
1. 儿童心理的研究要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儿童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发展,这是遵循儿童心理学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实践性原则 C. 矛盾性原则
D.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 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引起儿童的某种行为以观察在这种条件下儿童行为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自然观察 C. 全面观察 D. 实验法
3. 儿童心理的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外因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这是遵循儿童心理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实践性原则 C. 矛盾性原则 D. 感知性原则 二、 名词解释 1. 纵向研究 2. 矛盾性原则 3. 横断研究 4. 客观性原则 5. 教育心理实验 6. 教育性原则 三、 简答题
1. 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2. 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3. 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4.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5.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D 3、C 二、 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
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2、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3、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4、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5、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6、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 三、 简答题
1、①客观性原则 ②发展性原则 ③教育性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⑤伦理性原则
2、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