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方法的实践技能要求
一、资料收集
通过文献、视察、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及其他方式发现事实。 二、评估
概念,识别和问题的分化,对可利用资源的知识、案主系统内优势和劣势的认识。 三、干预
制订出可行的行动方案;提供集中的服务(如使用社区资源、调控环境因素,制订治疗安排);咨询技巧的使用(如:倾听、提高、反映、使用沉默、面质、工作者自我关系的使用,诱导并使案主参与助人过程);使用权威和感化;结案。 四、总结评价
客观的评价干预的过程和效果,分析作为帮助者的工作者的表现和态度。
个案的工作与记录方法
一、书面记录的种类:
1、面谈/家访过程记录;2、电话/其他联系方式 二、书面记录的格式/提纲: 1、面谈/家访过程记录
文件编号: 面谈/家访 (编号): 案主姓名: 性别: 年龄: 被访者 (姓名及与案主的关系): 日期: 时间: 地点: 目的(记录1) 准备: 过程 (记录2) 评估 (记录3)
工作者表现评估 (记录4) 下一步计划/建议(记录5) 督导评估 工作者意见 记录人: 日期: 说明:
记录1: 目的
·问题界定·掌握的材料·专业关系的建立·介入 记录2: 过程
·讨论内容·工作者一案主互动·案主的感觉·工作者感受和反应 ·语言/非语言交流 ·案主对工作者介入的反应 ·工作者介入 ·环境因素:物体摆放、气氛 记录3:评估
·案主的承受力和潜力 ·案主的弱点、需求和问题 ·案主的改变动机
·环境因素:资源、困难 ·工作者对案主处境的评估 记录4,工作者表现评估
·工作者——案主关系 ·运用的知识和技能 ·评估策略和运用方法 ·工作者的感情投入 ·工作者的自我意识 ·工作者对案主及其问题的敏感度
记录5:进一步计划/建议
·目标设定 ·合约概述 ·建议性行动计划
2、电话/ 其他联系方式
文件编号: 电话/其他联系方式 (编号): 案主姓名: 性别/年龄: 联系人 (机构): 日期及时间:
目的: 内容: 感想: 进一步计划: 记录人: 日期:
团体工作方法的实践技能要求
一、探索
识别 (确定)目标群体、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二、形成
确定团体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确定团体目标,决定团体功能,详细陈述团体特性、程序和计划、资源使用、预算、宜传品的制作和使用及新成员的吸收等。 三、发展和干预
理解和应用团体动力学(如确定关系,控制团体气氛,提高领导能力,设定标准和限制,组织成员参与,协调冲突,处理个人差异,促进团体目标达成等)控制物质环境;结束团体过程。 四、总评价
客观评价团体过程和结果,分析工作者作为助人者的表现和态度。
团体的工作与记录方法
(一)书面记录的种类:
1、计划/小组建议;2、小组安排;3、小组过程记录;4、小组计划阶段性评估报告:5、小组结束报告;6、家访记录/报告;7、单独面谈/成员咨询记录;8、会议记录 (二)书面记录提纲: 1、计划小组建议: (1)理论基础 (2)概念框架 (3)目标 (4)案主(包括性别、年龄和问题特征的) (5)特征(治疗性的、发展性的、娱乐性的等) (6)规模 (7)持续时间和会谈时间表 (8)试验性活动 (9)人员(数量和工作者的能力) (10)吸收新成员的方法 (11)预算 (12)预期的局限/困难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13)评估方法
2、小组安排: (1)小组名称 (2)小组特征 (3)对象/案主 (4)小组目标 (5)总时间 (6)日期 (7)活动地点 (8)小组运做中的目标 (9)节目单(适合的、应考虑时机、内容、节目/活动顺序、方式等) (10)预期的局限/困难和应对方法 3、小组过程记录:
(1)工作者名称 (2)小组名称 (3)小组特征 (4)人员总数 (女 ,男 ) (5)集会时间 (6)活动次数 (7)持续时间 (8)活动地点 (9)实到人员和缺席人员 (10)活动目的 (11))活动前的联系/准备 (12)活动内容 (13)小组过程(在这一部分,应在记录的边缘留有适当的空间,学生和督导填写评语和感受)重要事件: 个体成员的表现: 成员间的互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