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于性状分离
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答案 B 兔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①错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②错误;性状的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③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如C和c,④正确;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⑤错误;动物是否为纯合子的检测,可用测交法,⑥正确。 2.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答案 C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不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错误。
题后悟道·归纳
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
考向二 考查遗传学的科学实验方法
3.(2019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 B.孟德尔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相互分离 C.孟德尔根据测交实验提出假说,并通过杂交实验对假说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D.豌豆杂交实验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答案 D F1产生的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数量,A错误;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B错误;孟德尔通过观察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提出假说,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C错误;豌豆花为两性花,豌豆杂交实验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4.(2019陕西咸阳模拟检测)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所用“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 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
4.答案 A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A错误;“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是依据假说对F1产生的配子的预测,属于推理内容,B正确;“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正确。
题后悟道·归纳
“假说—演绎”法推理过程(“四步法”)
考向三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5.(2019云南姚安一中月考)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5.答案 B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F1(Dd)能产生D、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6.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A.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6.答案 C WW和ww杂交,F1的基因型为Ww,其能产生W和w两者比例相等的配子,其中W遇碘不变蓝,w遇碘变蓝色,即产生的花粉遇碘1/2不变蓝色,1/2变蓝色。F1的基因型为Ww,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W∶Ww∶ww=1∶2∶1,其中WW和Ww遇碘不变蓝色,ww遇碘变蓝色,即所结的种子遇碘3/4不变蓝色,1/4变蓝色。
题后悟道·方法
“四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突破
1.巧用4种方法判断性状显隐性
(1)根据概念判断显隐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表示为甲性状×乙性状→甲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乙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
(3)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4)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显隐性
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
2.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 (1)分离比法
①根据亲代推断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 亲本基因型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②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显性∶隐性=3∶1?亲本:Aa×Aa 显性∶隐性=1∶1?亲本:Aa×aa子代
全为显性?亲本:AA×A_或AA×aa
{全为隐性?亲本:aa×aa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AA AA∶Aa=1∶1
Aa
AA∶Aa∶aa=1∶2∶1
Aa∶aa=1∶1
aa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3∶1 显性∶隐性=1∶1
全为隐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