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光色心情》 教材选自 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中第二单元《绘画中的色彩》第三课《光色心情》(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丰富的影、音、图等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的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的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让这些非专业的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快乐并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思想与情感。将音乐、影视与绘画色彩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达到教学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色彩运用的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建构起形象生动的色彩观。 学 习 本课设置了三个始终围绕色彩的不同心里属性由浅表感性逐层进入较深层理性活动分析 认识而展开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体验,进一步了解绘画中色彩语言的情感体现。 教学重点 色彩三种对比形式。 教学难点 对色彩三种对比形式的体验活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比较法,讲解法,提问法 学习方法 分组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学具:纸、笔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色彩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 一、导入新课 课件视频欣赏:以电视剧《红楼 梦》(87版)第36集片段引入 (分组讨论) 通过教师语学生讨论回答,并谈谈为什么? 言的启发,使【从画面的冷暖感受到人间的冷暖】 学生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出新课 上升到理性《光色心情》 阶段,形成概念。 二、讲授新课 鼓励学生大1.色彩的对比 胆发言,勇于(冷暖对比、色相对比、明暗对比) 表达自己的A.色彩——看得见的冷与热 观点。 课件展示:两张冷暖不同的客厅效果图 提问: - 1 - 课件展示: 两种不同色彩的油画作品比较 知识点:每一个画面的色彩,都有其主要特征和基本倾向,称为色调。 小结:通过不同色彩的比较,我们 可以知道,色彩具有冷暖感 ——冷暖对比 B.色彩——看得见的酸甜苦辣 课件视频欣赏:《辣妹子》MV 辣椒的红色,给我们带来辣意 拓展举例: 柠檬 橙子 咖啡 小结:通过不同色彩的比较,我们 可以知道,色彩具有味觉感 ——色相对比 C.色彩——看得见的轻与重 课件展示:一张人物摄影图片 观察图片中人物与道具不同色彩的明暗变化 进行色彩明暗分析和比较。 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 2 - 练习:课件展示两张同一主题,明度不同的绘画作品 (学生分析,哪张画的感觉厚重些,为什么?) 小结:通过不同色彩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色彩具有重量感——明暗对比 2.色彩的情感 课件视频欣赏:电影《黄土地》 片段 提出问题,引迎亲队伍中的红色,映衬出发学生自主围观陕北农民的笑脸。 探究,教师与红色象征着喜悦 学生之间的呼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 高学生学习A.画笔抹出的喜怒哀乐 的参与合作课件展示:水彩画《都市红茶》 精神。 分组讨论: B.色彩的象征意义 红色、橙色、黄色带来的情感体验 画面的色彩传达画家的人格精神和情感取向,使观众产生心理共鸣。 C.课堂学习活动1 色彩————→联想————→感觉————→情感体验 - 3 - 课堂活动2 比较两幅绘画作品《云飘来飘去》、《云卷云舒》 以个人和集小结:色彩可以表达情感 体合作的方D.思考与交流 式参与美术将毕加索《少女像》(教材第35页) 学习活动。 改变色彩以后,你能结合人物形象谈谈每 一幅作品的色彩所表达出的不同情绪吗?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同学上台填写。 完成表格,并谈谈为什么这样填? (满足)(恬静)(颓废)(烦躁) E.课堂学习活动 请同学们填色,表达情感。 F.色彩感受的差异 以白色和红色进行比较,东西方对两种色彩的感受 - 4 - 提问: 西方的红色象征什么? 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片段举例讲解 比较得出: 色彩感受具有多样性 总结: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致。 课外练习 在生活中寻找红色,如:红喜字、红灯笼、红花、鲜血、警告牌、火焰等等,提取需要的元素,画一幅用红色表现情感的作品。 评价方式 纵向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 横向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激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在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识。 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涉及到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对高中学生不能用枯燥的概念来教学,结合实例,用平实的语言使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多使用影视剧中学生熟悉的片段进行举例,这样易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不同活动方式的安排,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情境教学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好。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