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首件总结
一、基层试验段施工目的
通过对基层首件工程的实施,熟悉设计规范及技术要求,根据基层施工特点,确定质量验收标准,及编制的基层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可预见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可以评价材料、人员、设备、工艺、环保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便于总结经验,加强施工管理,避免施工后期造成返工,为标准化施工创造条件。 二、基层首件施工概况
项目部于2016年10月29日进行下基层首件施工,本次首件桩号为K12+460~K12+660右侧辅道下基层,长度200米,结构形式为18cm水泥稳定碎石,设计推荐水泥剂量3.5%,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4.5MPa,压实度≥98%。 首件施工时间为:10月29日7:30分开始拌和;8:15开始摊铺;14:30碾压结束,作业时间为7小时。当天天气晴朗,温度为20-28摄氏度。 三、劳力和机械配合
1、机具设备:水稳搅拌站1座,摊铺机1 台,压路机3台,自卸汽车5辆(搅拌站离试验段2.5km左右),洒水车1辆,打夯机2台。
2、人员配备:管理人员5人,司机10人,施工人员10人,杂工5人,试验人员5人。 四、施工准备 1、生产准备
(一)、各种机械设备进场,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二)、解决施工用水、用电,各种临建设施达到要求,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2、技术准备
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及工期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复核,及时进行全面仔细的技术、安全、质量交底,责任到位。 3、施工现场准备 (一)下承层准备
a、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下承层的平整度、压实
1
度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
b、清扫下承层面上的杂物,确保摊铺工作面清洁;
c、用洒水车洒少量的水,保证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施工时底基层表面湿润但没积水现象。
(二)测量
a、在下基层边缘以外30cm处,直线段每隔15m,平曲线段每隔10m钉基准铁桩,铁桩直径Φ15-25mm,长600mm,铁桩一端制成尖装。
b、测量高程后将标识标注在铁桩上,设Φ3mm钢丝绳做为基准线。 c、基准线钢丝绳两端用紧绳器拉直绷紧,施工中做好基准桩、线的保护工作。 五、原材料及配合比 1、原材料 (1)水泥
水泥采用的是江门海螺水泥有限公司P.O42.5散装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项目部试验室与监理组试验室检测,试验结果如下:
水泥初凝时间为208min,施工指导意见要求>3h,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终凝时间为256min ,少于设计要求6h,,但经第三方检测单位和总监办检验达到质量要求。
体积安定性、细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3天抗压强度为31.5MPa,28天抗压强度为43.2MPa符合设计要求。 (2)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集料分别为0-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20-30mm碎石,碎石及石屑料源为鸿发石场,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均进行了相关指标的试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2、配合比
经总监办试验室批复的配合比为:碎石(2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石屑:水泥:水=30:15:20:35:6:5.8,水泥剂量6%,最佳含水量 5.8%,最大干密度2.288g/cm3。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8日采用振动成型法成型水稳试件,并确定了施工时按照最佳含水量为5.8%,最大干密度2.288g/cm3来控制压实度。
2
六、拌和站情况
拌和站采用WCZ600型拌和机,最大额定产量为600t/h,首件施工时产量控制在400t/h,根据施工情况拌和站上料采用1台装载机上料,开始拌和前试验室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下达给拌和站操作室,拌和开始后由试验室派人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级配、水泥剂量等,对含水量、级配、水泥剂量提取各5个样品检测,并根据当天天气和运距情况,及时调整含水量,混合料于当天7:30开机拌和。 七、混合料的运输
1、施工前,应检查运料车辆完好情况,并将车厢清扫干净,根据运输过程可能出现故障和候卸料等待情况采用篷布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
2、混合料运输采用自卸运输车,为确保安全,行驶速度控制在20km/h左右,运输车过路口时有专人负责指挥,降低车速减少扬尘,同时按规定路线行驶。 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从加水湿拌到碾压完毕应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之内,一般不超过3h,运输车辆如中途出现故障,必须尽快排除故障,保证该车混合料能在此时限内铺筑压实,否则应予以废弃。 八、混合料的摊铺
1、根据设计下基层宽度9.4m采用1台摊铺机进行摊铺,因宽度过大为保证摊铺质量我部分左右幅两次摊铺,左幅为5.2m,右幅为4.2m,从8:15开始摊铺左幅,大约60分钟摊铺大约有60m时,退回右幅,摊铺机在退回的同时将左幅边料刮平,右幅从9:25开始摊铺,按此方式左右幅交错摊铺至试验段结束。 2、根据设计要求摊铺时速度控制在1m/min左右,摊铺机的螺旋器控制在2/3埋置于混合料中。
3、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保证最少有2辆运料车在等候卸料。
4、摊铺机后安排2名工人及时修整摊铺缺陷,对局部粗料窝、粗料带及时铲除,换填均匀的水稳料并且处理后表面平整。
5、正常摊铺时,不得随意调整夯板的震捣频率与铺机熨平板仰角。 6、摊铺过程中严禁收斗,每工班摊铺结束时料斗内粘附的余料废弃,清理出路线施工范围内。
7、摊铺时时刻注意含水量大小,试验室专门安排2名试验员对到场的水稳
3
料进行含水量检测,并及时反馈到后场拌和站,对已摊铺的局部混合料遇到含水量过大的情况时,须采取换填的方法处理,含水量过小的地方采用补水或换填处理。
8、摊铺过程中技术人员随时检查铺筑高程(采用3米直尺或铝合金梁检查铺面距钢丝高度是否为18cm)、摊铺厚度(采用30cm长的螺丝刀扎入下基层检测)、铺面的均匀性(目测)、平整度(3米直尺)等。 9、摊铺过程中让洒水车及时对下承层洒水。
九、混合料的压实
1、因摊铺过程分为左右幅两次摊铺,等一侧摊铺至50m之后,压路机对摊铺好的一侧从外侧进行碾压,碾压至中间交接部分1m左右等另侧摊铺完成后方进行压实,确保拼接紧密。
2、压路机倒车应自然停车,无特殊情况,不许刹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下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应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专配工人及时进行铲平处理。
3、压路机碾压时控制重叠在1/2轮宽,振压时压路机重叠30-50cm。 4、压路机碾压时的行驶速度,第1-2遍控制在1.5km/h-1.7km/h内,后面各遍控制在1.8km/h-2.2km/h之间。
5、压路机停车要错开,相隔间距约3m,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并靠近硬路肩位置。
6、在碾压过程中专门安排2工人如果出现推移或者局部有软弹时挖除换料处理,并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局部有离析的部位,及时补充细料在碾压。 7、在碾压过程中,基层的表面应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快,现场含水量不足时,可适当喷洒(宜呈雾状)少量的水,严禁洒水大水碾压。
8、碾压过程中专门安排1名技术员负责,随时检查平整度,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如果出现压实度不够情况分析原因,并且适当进行补压。 9、为了防止压路机粘轮造成下基层表面出现坑槽,在压路机钢轮上斜向装设一根钢丝绳,并安排1名工人随时铲除粘在钢轮上的混合料。
10、对于排水井边压路机无法碾压的地方使用打夯机进行人工夯实。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