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玩具熊照片、吸铁石 学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小朋友,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认识了吗?如果老师给你看一下我们班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来呢?
2、咦!他是谁?猜一猜。不是说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吗?怎么有这么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
3、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
4、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地看就叫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 学生活动: 1、猜一猜回答, 2、一起数,1、2、3。
3、照片中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 多媒体运用:
1、课件出示学生的背面照 2、课件出示两张侧面照 3、课件出示学生正面照
【设计理念】: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班上某个小朋友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 1、本位观察 教师活动:
①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群小客人,就在1号同学的课桌里,快点把它请出来!是谁呀?让小熊面对着黑板坐坐好。今天这些小熊将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欢迎它们加入我们小组!
②提问:下面请你轻轻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