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乙酸 羧酸
一、乙酸 1、分子结构
OCH3COH或CH3COOH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
2、物理性质
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为16.6℃,低于16.6℃凝结成冰状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能与水和乙醇任意比互溶。 3、化学性质
由于羰基对羟基影响,使羟基活性增强。 (1)酸性:乙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
CH3COOHH??CH3COO?
具有无机酸通性:
①与指示剂反应,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了H前金属反应生成乙酸盐和H2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与某些弱酸盐或不稳定酸盐反应 注意:CH3CH2OH、
OH、CH3COOH 酸性比较:
乙醇:中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与盐和碱反应。
苯酚:弱酸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强碱反应,不与NaHCO3反应(更不会产生CO2)。 乙酸:弱酸性,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NaOH反应,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 故酸性:乙酸 ﹥碳酸 ﹥苯酚 ﹥乙醇
(2)酯化反应: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OCH3COH?H18O浓H2SO4C2H5?CH3O18COC2H5?H2O
注意:
a)经同位素氧-18测定,乙酸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是:乙酸脱去羧基上
的羟基,乙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b)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吸水作用。
c)吸收装置(如右图)中导管口不与液面接触是防止试管 中液体倒吸入反应容器中。
d)试管中用饱和Na2CO3溶液收集乙酸乙酯,目的是中和蒸气中的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e)酯与混合液分离:用分液漏斗分液,取上层油状液体得酯。 4、乙酸的制法 (1)发酵法
1
淀粉(糖类)发酵化酶乙醇氧(发酵)乙醛?氧?化???乙酸
(2)乙烯氧化法 2CH催化剂
2?CH2?O2?????2CH3CHO
2CH?O催化剂3CHO2?????2CH3COOH
此法原料来源丰富,生产工艺流程简单 (3)烷烃直接氧化法—丁烷氧化法
2CH催化剂3CH2CH2CH3?5O2?加压4CH3COOH?2H2O
5、乙酸的用途
生产醋酸纤维 、合成维纶纤维 、作溶剂、制香料、染料、医药、农药等。二、羧酸 1、结构特点
O 分子里烃基和羧基相结合的有机物叫做羧酸,官能团是—C
OH
饱和一元羧酸通式:CnH2nO2 ( n≥1 )
结构通式CnH2n+1COOH (n≥0) 2、通性:
(1)物理性质:随碳链增长,沸点升高,水中溶解性减弱。 (2)化学性质—羧酸的通性 ①酸性 ②酯化反应 3、分类 脂肪酸 例:CH2=CH—COOH
以烃基不同分 芳香酸 例:
COOH 一元酸:R—COOH
以羧基数多少分
二元酸:HOOC—R—COOH
低级脂肪酸
以烃基中含碳原子数分
硬脂酸:C17H35COOH 高级脂肪酸
软脂酸:C15H31COOH 油酸 :C17H33COOH
2
羧基
三、几种重要的羧酸 1、甲酸:(俗称蚁酸) 分子结构:
性质:①易溶于水的液体;②具有醛的通性,能发生氧化反应,产物为碳酸;③酸性;④酯化反应。 2、高级脂肪酸
常温下,硬脂酸和软脂酸为饱和脂肪酸,均为难溶于水的固体,能与强碱反应。 常温下,油酸为难溶于的液体,烃基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除能与强碱反应外,还具有不饱和烃的通性。 3、苯甲酸
COOHCOOH,俗称安息香酸,微溶于的晶体。具有羧酸通性。
4、乙二酸,俗称草酸,易溶于水的晶体,具有羧酸通性,并具有还原性。草酸的结构简式为|COOH分子式为H2C2O4,为二元弱酸。
注意:1)通常羧酸酸性强弱顺序为:
a、芳香酸强于脂肪酸 (b、多元酸强于一元酸 四、酯
1、酯的概念分子结构特点和命名
从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脱水生成乙酸乙酯可知,酯是一类重要有机物,可由有
OHCOOH>COOH)
机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缩水反应而得。简单有机酸酯可表示为
RCOR' ,因此酯
也可看作是羧酸衍生物,即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 )被烃氧基取代生成的有机
O物,也就可将
COR' 基看作为酯的官能团——酯基。
普通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为CnH2nO2 (n≥2),与同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例、HCOOCH3 和CH3COOH互为同分异构。
命名: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命名,例如:HCOOCH3命名为甲酸甲酯;C2H5OOCCOOC2H5命名为乙二酸二乙酯;CH3CH2O—NO2命名为硝酸乙酯。 2、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低级酯一般为无色液体,具有水果香味;高级酯中,饱和酯通常为固体,不饱和酯为液体。酯密度一般比水小,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酯的化学通性是易燃烧,再是在无机酸或碱催化作用能发生水解反应。
3
ORC+H2OOR'催化剂ORCOH+R'OH
当有碱(NaOH)存在时,碱能中和酯水解产物酸,而使水解程度增大。
RCOOH?NaOHRCOONa?H2O
故在无机酸催化作用下,酯水解产物为酸和醇;若在碱催化作用下,水解产物为羧酸盐和醇。
注意:①醇与无机含氧酸生成的酯命名仍为某酸某酯。例:
CH2?OHCHOHCH2浓H2SO4??CH?3HO?NO2?????CH2OOONO2NO2NO2?3H2OCH2?OH
注意:
①硝酸酯(R-O-NO2)与硝基化合物(R-NO2)的区别。
②酯通常由酸与醇酯化反应得到,也可直接由烯烃与羧酸或含氧酸加成反应得到。 例:
CH2CH2?H2SO4(浓)CH3CH2OSO3H(硫酸氢乙酯)
O③甲酸酯(
HCOR)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故除具有酯的性质外,还具有醛的性质。
④苯酚很难发生酯化反应,但和酸酐反应也能生成酯。例如:
OOH?(CH3CO)2O?OC?CH3?CH3COOH
乙酸酐 乙酸苯酚酯
O⑤有机化学中,
ORCRC又称酰基。
H,醛??R,酮??连?OH,羧酸?OR,酯?????
⑥酸与醇生成酯化的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均为可逆的反应,都不可能进行完全。 在进行乙酸乙酯水解实验时,因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5℃,故必须用水浴加热,并且水温
不得超过77℃,以免乙酸乙酯挥发而误认为是发生了水解反应。 [例题解析]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