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世界区域地理教学案-北美洲与美国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4:14: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世界区域地理教学案(九)

第八章 北美洲与美国

自主学习:

读图、填图: 1、找出北回80°W、120°90°W经线。 2、填注: (1)北冰洋、哥湾、加勒比海

(2)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

(3)佛罗里达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 (4)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 (5)中美地峡

归线、北极圈等纬线,W等经线,在图中绘出

太平洋、大西洋、墨西

概述

一、位置范围 1、位置

(1)纬度位置: (2)经度位置: (3)海陆位置:

北美洲位于 北部,东临 洋,西临 洋,北临 洋,南以 运河与南美洲为界、西北隔 海峡与亚洲为邻。 中美地峡

北美洲的北部和东南部海岸线 ,多 、 和 。对北美洲有什么影响? 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

2、范围:美国(首都 )、加拿大(首都 )、墨西哥(首都 )。格陵兰岛(丹麦)

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北美地区经济发达的国家。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它们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墨西哥为发展中国家。

二、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 / 7

读图、填图:

1、填注: (1)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墨西哥高原、中央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2)五大湖的名称(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

2、说出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板书)1、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1)西部高山区:山脉(落基山等)、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成因: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

(2)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

成因分析:

(3)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西部大平原、北部多湖泊(与冰川活动有关)) 2、气候

读图2-8-3 “北美洲气候”

1、 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别说出它们的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 2、哪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最广?

(板书)(1)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温带海洋性气候: (3)地中海气候:

(4)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5)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读图、填图:

1、说出图数码箭头分别代表的含义。

2、结合北美洲气候图,说说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的原因。

3、简述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4、列举北美洲的主要气象灾害。

(板书)3、地形对气候影响大:西部高山阻挡,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仅分布在沿海,且呈条带状南北延伸,高原山区降水少;东部低缓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向南,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 4、河湖众多

读图2-8-5,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2、分析密西西比河的水文特征。

3、分析五大湖、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形成原因。

4、在图中找到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休斯敦和新奥尔良等城市。 (1)密西西比河

①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②对美国中南部农业的影响 (2)五大湖:名称,成因

2 / 7

(3)尼亚加拉大瀑布:成因 5、巴拿马运河

比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 运河 巴拿马运河 大洲分界线 所属国家 沟通大洋 避免绕行航线 缩短航程 三、外来移民大汇集 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原有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苏伊士运河 美国(美利坚合众国)

读图2-8-6 美国行政区划图

1、找出30°N、50°N等纬线,80°W、120°W等经线

2、找出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北冰洋、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

3、找出加拿大、墨西哥

4、说明美国领土的范围和海陆位置。说出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的经纬度位置。 (归纳板书)一、位置和领土组成 1、位置:

纬度位置: 经度位置:

海陆位置:跨两洲濒三洋

【提问】展示美国国旗的图案,大家数一数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道条纹、多少颗星?其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美国的国旗由13条红白相间的横条和50颗五角星组成,通常称为星条旗。它象征美国由最早独立的13州发展到今天的50个州。美国的国旗反映了美国的建国历史和领土组成。它反映了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它反映了美国把领土从大西洋逐步扩张到太平洋沿岸以及海外的过程。它还反映了印地安人受苦受难的过程,其领土的扩张史也是印地安人的血泪史。

2、领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或50个州和1个特区) 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引导阅读】阅读下文:美国居民的种族和民族构成相当复杂,其中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占绝大多数,还有占全国人口11%的黑人,他们是被贩运来的非洲黑奴的后裔。美国的黑人原主要分布在南方,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而后逐渐迁往北方并进入大城市,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工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仍然受到歧视。印地安人是美国原有的居民,由于惨遭殖民者的杀害,人口大量减少。目前所剩的130多万人也只能生活在荒凉的特别划定的区域内,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美国的华侨和华人约有80万,主要居住在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和纽约,华侨对美国西部的开发曾作过重大的贡献,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世界上有100多个民族的后裔生活在美国,他们带来了各国的技术和传统,互相交流、吸收,共同建设了美国这块土地。 从上文,你可以看出什么?(分小组讨论,由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教师小结】美国是一个种族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和种族歧视的社会。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板书】二、多民族的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1.欧洲移民及其后裔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承转】美国有2.5亿人口,世界上有100多个民族的后裔生活在美国,他们是如何分布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美国人口分布图”,思考美国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在哪里?人口稀少的地区在哪里?美国人口70%以上分布在城市吗?你能概括出美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吗?

3 / 7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美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城市人口比重大。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山区人口稀少,70%人口居住在城市。东北部地区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世界上著名的人口密集区和城市带。 【承转】人口的分布与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又有了新的变化。

【引导讨论】为什么美国人口一度从南部迁往北部,现在又有从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的趋势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美国人口最初集中在大西洋沿岸东北部地带。随着北部和西部的开发,人口曾较大

规模地从南方移向北方,从东部迁往西部。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从传统的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向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区迁移的趋势。说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使工业分布不断变化,使人口随之迁移。 【板书】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承转】美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条件是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观察一下美国和加拿大哪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更为有利。请同学们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等方面与加拿大做一个对比。然后每个小组由一位同学说明本小组的意见,再请一位同学对全班的发言进行小结。

【学生小组发言和学生小结】(略)

【教师小结】美国本土在温带和亚热带,东西两侧均濒临海洋,使美国气候既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同加拿大相比,其热量条件优越的多。另一方面这里的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水热条件配合的好。对农牧业生产十分有利。这里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在美国落基山以东地区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以上,水分条件也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美国三面临海,尤其东西两侧均为浩瀚的大洋,而且多曲折的海湾,由于纬度位置比加拿大低,港口终年不冻,为其提供了比加拿大更为有利的海运条件。沿海地带受海洋影响比较大,气候温和湿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使之成为美国城市密集、工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像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等。

但是美国也有其不利的经济发展条件,如本土缺乏热带气候,使之无法大规模发展热带经济作物,西部山系的存在使之形成了较大面积的干旱区,需灌溉才能发展农业生产。 二、自然条件特点 1、优势条件

(1)本土在温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东西两侧均濒临海洋,使美国气候既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水热条件配合的好。 (2)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3)三面临海,多曲折的海湾,港口终年不冻,海运便利。 (4)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的水运和灌溉 (5)丰富的自然资源 2、不利条件

(1)本土缺乏热带气候,使之无法大规模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2)西部山系的存在使之形成了较大面积的干旱区,需灌溉才能

⑥ ② 发展农业生产。

③ ①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⑤ 读图2-8-7 美国主要矿产分布图

④ 1、找出五大湖、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大平原、落基山。 2、说出美国煤炭、石油、铁矿的集中分布地区

3、城市:① 、② 、③ 、

美国城市、矿产 ④ 、⑤ 、⑥ 。 (板

书)1、水能:

2、石油: 3、煤:

4 / 7

世界区域地理教学案-北美洲与美国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wc3b2b6gb6tzp833x1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