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DNA的复制
1、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分析表明细菌DNA组成为( )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中间型、1/2重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
2、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C.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 D.DNA在复制过程中是先进行解旋,后半保留复制
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 )
A.复制完成后,具有15N标记的腺嘌呤共有1400个
B.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 C.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500个 D.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5N标记
4、在氮源分别为4N和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I4N-DNA (相对分子质量为a )和5N/15N-DNA (相对分子质量为6)。将15N/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 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 ), 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 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11
1
- 1 -
A.Ⅰ代大肠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 B.预计IE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7a+b)/8 C.Ⅱ代大肠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5、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 1i?1A.N?2
1iB.N?2
1i?1C.N?2
1i?2D.N?2
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7、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 –15N-DNA
- 2 -
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8、
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
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 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C.所有分子中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D.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9、某14N标记的基因含2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40%。将该基因在含15N标记的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中连续复制三次,然后离心结果是图甲。如果在离心前加入解旋酶,过一段时间后再离心,结果是如图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X与Y中基因数目比是2︰6
B.W中含胞嘧啶的数目是1400个
C.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多,甲中Y含有的基因数目不断增多,而X中保持不变 D.加入的解旋酶可以破坏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10、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H-dr)的培养基中,
3
3
H-dT可掺入正在复制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H-dT
3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
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 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
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D.DNA复制方向为a→c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