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1.A [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劳动量,故选A项。B、C两项强调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D项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
2.C [题干强调了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故选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要求。] 3.B [注意“实质上”这一要求,斯密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4.B [“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即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即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故B项符合题意。] 5.B
6.B [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主张国家干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密的主张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A [自由主义思想是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产生的,这一时期仅仅重视商业发展是不够的。此时的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实行经营、竞争和贸易的自由,否则就束缚了它的发展。] 8.A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又称为地域分工学说。]
9.C [③不属于绝对优势,其他三项都是关于其缺陷的正确评价。]
10.D [此题考查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斯密主张发挥绝对优势,李嘉图主张发挥比较优势,观点是不同的,故A、B两项不符合题意;斯密、李嘉图理论反映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而C项和重商主义者利益是一致的。]
11.C [李嘉图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12.D [②是斯密的观点,③是马克思的观点。] 13.B
14.D [李嘉图认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其他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大大降低了进出西藏物资的运输成本,西藏的商品物资价格总体下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下降,零时工的工价总水平就会下降。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意不符。] 15.D [对日本来说,用800个工时,所生产的运输设备换来中国1 000个工时生产的服装,而它自己生产等量的服装却需要900个工时,日本可节省100个工时。] 16.C [此题考查重商主义观点。根据此种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所代表的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可以看出这不是斯密和李嘉图的观点,配第的观点教材并没有涉及。故选C。]
17.B [此题考查对斯密劳动价值论有关观点的理解。很显然,重商主义者没有在这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李嘉图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所以A、C两项不选。马克思的观点继承了李嘉图的科学成分,所以D项不选。]
18.C [此题考查李嘉图在收入分配上的观点。封建贵族很显然是不愿意降低地租的,重商主义者主张的是“民穷”。只能在斯密、李嘉图二者中选择,联系李嘉图反对“谷物法”的背景,应选C项。]
19.B [此题考查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有关观点的理解。很显然,重商主义者没有在这方面作出贡献,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中颠倒了二者的关系,马克思是继承者。]
20.D [此题考查对斯密和李嘉图在政府职能上的主张。A项是斯密的主张;B项是李嘉图的主张;C项是二者都没有提及的主张。故选D项。]
21.C [此题考查了对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方面作出贡献的判断。]
22.B [此题考查对斯密、李嘉图所作贡献的科学评价。①②分别是对二者各自最杰出的贡献和历史地位的正确表述;③表明二者理论的历史意义;④正确指出了二者政策主张的共性。]
5
23.C [②是斯密的观点;④是李嘉图的观点;①③是他们共同的观点,故选C。]
24.D [此题考查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正确认识。①说明了它产生的历史背景;②表明它的一般主张;④说明了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联系;③夸大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价值,它有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其理论中包含了许多庸俗成分。]
25.D [此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历史遗产,要用批判的、继承的态度去对待,不可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用全面的、历史的观点辩证地对待。故选D。] 26.(1)相同点:①斯密和李嘉图一样,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认为每个人都会因此利用好自己的资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②二者都认为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国家的干预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他们都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经济自由,认为对政府的职能应加以限制。
(2)局限性:二者的观点都看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历史的或阶级的局限性,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市场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经济的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所以,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斯密和李嘉图对市场作用和局限性的认识。对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要注意前后知识的比较,既能搞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又能防止知识的混淆和遗忘。
27.(1)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2)分工之所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第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第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第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福特的成功说明了分工的重要性。
(3)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但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是正确的。材料中由于分工节省了劳动时间,降低了成本与价格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审好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所学斯密的理论进行分析,涉及的知识点有斯密的财富观、分工理论及劳动价值论。
28.(1)李嘉图认为,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家庭所需的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因此,要降低工资,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个人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价格。
(2)李嘉图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进而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创造条件,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对外贸易对提高利润率的影响。首先要搞清提高利润率的关键在于降低工人的工资,即劳动力的价格。其次,要分析通过发展对外贸易,进口廉价物品,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价格,提高利润率,然后分层列出即可。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