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专题06 古代中国的经济
结构与特点(教师版)
【专题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选择题
1.(2013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依据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时期 乡民迁出总迁至他乡种田迁至城镇做出或经营小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人数 1820——1849 29 1850——1879 72 1880——1911 156 1912——1939 473 人数 29 15 0 0 商业人数 0 49 118 77 0 8 38 396 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B.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跟历代政府的提倡和鼓励有关 C.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D.乡民职业的变化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近代经济的兴起有关
.专业.
.
2.(2013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下列关于古代商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B.汉代商人已成为古代社会最活跃的人群之一 C.唐代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已十分兴盛 D.明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也开始发展迅速
4.(2013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
A.汉代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 B.汉代纺织品受到古罗马人的青睐 C.汉代的纺织品已经远销欧洲 .专业.
.
D.汉代时中国跟古罗马已有直接贸易往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中国丝织业对欧洲的影响。材料虽然提到中国丝织品运至罗马,但不能反映两者的直接贸易。从材料“运至罗马”、“人工巧妙”可以判断ABC符合题意。 5.(2013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7.(2013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三入学考试)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