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
8 服务设施
1)服务设施规模汇总表。
2)总平面布置图。
9 房屋建筑
1)房屋建筑(除服务设施外)规模汇总表。
2)各站点(除服务设施外)总平面布置图。
3)各站点建筑平、立、剖面。
4)主要建筑效果图。
5)收费天棚建筑方案。
6)收费天棚效果图。
3.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1 环境敏感区一览表 列出沿线环境敏感区(如水源、文物保护单位、居民区、医院、学校、疗养院等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的位置(桩号)、重要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和采取的工程措施等。
2 环境保护工程数量表。
3 降噪设计图 绘出降噪设施(如声屏障、降噪林等)的位置、结构类型、主要尺寸及规格等。比例尺用1:5~1:200。
4 污水处理设计图 比例尺用1:20~1:500。
5 取土场、弃土场处理设计图。
6 其他环保工程设计图。
7 植物配置表。
- 31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8 景观工程数量表。
9 景观设计图 绘出典型路基段断面、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隧道洞口等典型公路区段的景观设计图。高速公路重要区段及硬质景观应绘制效果图。
3.2.10 第九篇 其他工程
1 渡口码头表 列出桩号、地名或河名、河流宽度、工程或设备名称、主要工程数量等。
2 渡口码头平面布置图 示出渡口码头区内地形、地物、管理机构位置、停车场位置、防护工程位置、码头护岸、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比例尺用1:500~1:1000。
3 渡口码头纵断面图 示出引道纵坡、水位、边坡加固等。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水平比例尺用1:500~1:2000,垂直比例尺用1:50~1:200。
4 其他工程表 分别列出桩号、工程名称(改移道路、改移河道、悬出路台、防雪走廊、港湾式停车带、观景台等)、数量等。
5 其他工程一般布置图 改移道路、沟渠(河)应示出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图等,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3.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1 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 列出材料名称、料场编号、位置、桩号、上路桩号及运距、材料及料场状况、材料品质(指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情况)、储藏量、供应量、覆盖层种类及厚度、成料率、开采运输方式,所需便道、便桥长度等。
2 材料试验资料表 分别列出砂、土、石、水、石灰、粉煤灰等不同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必要时包括化学性质)及路基、路面、桥梁、防护、隧道等工程设计中所需的混合料的试验结果,并列出各种材料的料场或产地、取样地点、取样时间等。试验项目应根据设计所需而定。路基填料应有击实及CBR试验资料等。
3 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 示出路线的桩号、主要工程和按施工组织方案布置的路面混凝土和粒料集中加工场及路线两侧主要料场的位置,材料(包括
- 32 -
初步设计
外购材料)上路桩号及距离。特大桥、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重点工程及施工场地应各自分别计算运距;路面及其他构造物等可全线或分段计算筑路材料平均运距。
3.2.12 第十一篇 施工方案
1 工程概略进度图 根据项目工可批复的施工期限、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方案按年和季度进行概略安排。列出工程项目单位、数量,按年和季度示出各项工程施工起止时间、浮动时间、衔接时间。
2 施工便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施工便道的长度、宽度、防护工程圬工数量、便桥数量等。
3 其他临时工程一览表 列出工程名称(独立便桥、预制场、拌合场、钢梁、电力线等)、地点或桩号、工程项目及数量等。
4 公路临时用地表 列出位置或桩号、工程名称、隶属(县、乡、个人)长度、宽度、土地类别及数量等。
3.2.13 第十二篇 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应按交通部现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及其他相关的规定编制。
- 33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3.3 改(扩)建公路工程
改(扩)建公路的初步设计除按第3.2条的规定编制外,应增加下列内容。本条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它公路可参照执行。
3.3.1 第一篇 总体设计
1 建设条件
1)原有公路的等级、标准。
2)原有公路使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总体设计
1)改(扩)建原则。
2)原有公路各种交叉的设置规模、数量、密度,以及改建后利用、改造、增设的各种交叉设置规模、数量、密度等情况。
3)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情况。改建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原则、设置位置、规模等的情况。
4)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原则,保证原有公路交通运营的措施,临时交通工程方案的论证比选情况。
3 路线
1)原有公路平、纵面指标的采用情况。
2)根据实测原有公路的坐标、高程拟合的平、纵面线形与原设计的对比情况。
3)根据拟合的平、纵面指标,结合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叉、沿线设施的改建方案,说明路线平、纵面设计方案的比选论证情况。
4)平、纵指标的采用及与原有公路平、纵指标的对比情况。
- 3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