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山路、客家大道、八一四大道、娱乐城等重点路段,认真做好清障排堵工作。
(3)科学设置摩托车禁行路线,在拥堵节点路段禁止摩托车通行,严格规范各类车辆各行其道、分道行驶。依据现有道路特点,科学设置禁左路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推进货车限制性管理工作。
(4)强化道路管理,做到人车分离、按道行驶。杜绝道路市场、道路摊区、车辆占道装卸。
(5)合理调配警力,在南河大桥、东河大桥、飞龙大桥、全球通大桥等易堵路段增加警力,加大拥堵路段的管控力度。
(6)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2. 强化交通协管力量。招聘260名交通协管员,充实力量,做好交通疏导工作。(责任单位:章贡区政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3. 健全交通事故快处快撤机制。对轻微的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实行快处快撤,对应当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实施强制撤离,就近快速处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4. 加强静态停车管理。(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管局、市物价局)
(1)在有条件的路段科学施划临时停车泊位。
(2)分路段、分时段核准临时停车收费标准,通过价格杠杆,提高临时停车泊位利用率。
(3)在不影响交通畅通的情况下,夜间22时至次日7时,允许车辆在有条件的机动车道一侧临时停放。
(4)加大非现场执法处罚力度,整治车辆乱停乱放。 (5)对不按规定停放车辆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 9 —
5. 优化交通管理秩序。(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总公司)
(1)结合“两横两纵”工作,推进河套老城区部分道路单行措施的顺利实施。
(2)严管重处交通违法行为。对摩托车不走摩托车专用道或最右侧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乱停乱放、随意变道、占道行驶、逆向行驶、违反禁止通行、限制通行规定等交通违法行为,一律按法律法规上限处罚。对乱停乱放、不及时驶离且严重影响交通的车辆,一律拖移处理。在媒体上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曝光的力度。
(3)对河套老城区大型货车实行禁行、限行管制措施。 (4)严厉查处公交车不进入站点上下客等交通违规行为。 (5)从严治理出租车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
(6)推进文明交通示范路创建工作。按照文明交通“十不准”要求,抓好中心城区红旗大道、长征大道、迎宾大道等文明交通示范路的创建工作。
6. 加大交通设施查改力度。
(1)因路施策,进一步排查和完善交通安全设施,避免因交通标志设置不到位、交通标线施划不科学而引发拥堵问题。(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2)严格实行交通分离,确保人车各行其道。在红旗大道、杨公路等主干道设置中心隔离护栏,在健康路等道路设置机非隔离护栏,在文清路、厚德路、青年路、大公路、健康路及东阳山路等道路设置人行道隔离护栏,更新八一四大道、东阳山路等路段的中心隔离护栏及八一四大道机非隔离护栏。将文明大道原非机动车道
— 10 —
改为两轮车辆专用道,拆除该道路的隔离花坛,改用护栏隔离,增宽两轮车车道。(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管局)
(3)推进立体交通建设。在红旗大道、客家大道、八一四大道、迎宾大道等跨度大、流量大的道路,架设可拆卸的人行天桥或开辟地下人行通道。(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市政养护处)
7. 推进道路基础设施整改和建设。(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 (1)结合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提速打通河套老城区断头路。
①2011年5月前完成红旗大道西延(三康庙至章江北大道)工程建设。
②2011年6月前完成红旗大道东延(八一四大道至赣南大道段)工程建设,与赣南大道同步建成通车。
③2011年内完成红环路南延(文明大道至章江北大道段)及稼轩路西延(南河路至原气压机厂西界段)、高琰路(原杉木树下路,文明大道至章江北大道)建成通车、章江北大道延伸(武龙大桥至老323国道)工程建设。
(2)加快建设中心城区3条进出口通道。
①2011年内完成西河大桥至厦蓉高速赣州北出口建设。 ②2012年内完成文明大道东延至环城高速赣州东出口建设。 ③2012年内完成火车站至环城高速赣州南出口建设。 (3)将八一四大道文明大道转盘及海天大酒店转盘改造成十字路口,实行交通信号灯控制,2011年3月前完成。
8. 加快停车场建设步伐。(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市工商
— 11 —
局、市房管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物价局、停车场产权单位及其主管部门)
(1)全面开展中心城区擅自改变规划用途的停车场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恢复地下停车场的停车功能,增加停车泊位的供给。
(2)按照“谁是业主、谁签合同、谁负责清退”原则,督促被挪用停车场所有权人和使用人进行整改,明确整改期限。
(3)对不服从整改或不能如期恢复停车使用功能的,由有关部门吊销企业的有关证照,并对改变用地、建筑规划性质的,按照其实际占用面积依法进行处罚。
(4)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快改建、新建各类停车场。
9. 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总公司)
(1)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深层次解决公交营运模式、管理体制问题,公交线路逐步收回由市公交总公司营运。
(2)加密公交班次,投入一批大容量、高档次的公交车,2011年内新增100辆,确保平常时段公交班次时隔≤15分钟、高峰时段公交班次时隔≤10分钟,并准点行驶(停靠),提高城区公交出行比例和运载能力。
(3)优化公交路网,在市区新增老城区内环线路、新老城区环行线路和新城区内环线路等3—4条公交线路,郊区新增7—8条公交线路,使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50%。优化现有公交线路12—15条,减少重复线路,提高资源利用率。
(4)在主干道开辟公交专用车道,科学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台。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