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主开放,让“小练笔”收获“大效果”
作者:丁丽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17期
摘要: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教教材”,更要研究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每天的阅读教学中,能够做到以课文为范本,读写结合,加强课堂练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练笔;随文练笔;开放式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64-1“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下面笔者谈谈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精彩语言处练笔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走,我们去植树》这一课时,第五小节可以作为练笔的一个拓展素材。内容如下:“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熟读这节后,我追问:植树造林的好处显然不止这些,你还能仿照叫“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的句式写几句吗?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后写下:“让空气清新怡人,送人们绿绒大伞,还蓝天清澈透明。”
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二、空白悬念处练笔
一些课文中许多留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如《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说到刘备拜访诸葛亮,在台阶下等了半晌又一个时辰,这期间人物心理该有哪些变化?张飞和关羽本也不情愿来,这么长的时间,他们俩又是怎样熬过去的,人物的心理变化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但原著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中只有写张飞大怒,对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