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问卷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7:37: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的。

d、在对“大学生就业初能够接受的最低工资”的调查中,7.7%选择1000-1500元;46.2%选择1500-2000元;选择2000-2500元的占30.7%,2500-3000元以及3000元以上的均占7.7%,而1000元以下的没有人选。对求职初薪主要集中在1500-2500元之间。以上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的笼罩下,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求职初薪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此结果也引发了我的一个疑问,这是大学生对现实情况的客观看待,还是对自己的定位问题呢?

B、 就业倾向分析

a、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合资企业、外资机关及政府企业上。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

据数据统计,就业意向在国企、合资企业、外资机关、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自主创业、学校和军队、民营企业及其他的所占比例分别为:61.5%、61.5%、53.8%、53.8%、23%、15.4%、46%、7.7%。

关于就业地区的选择,64.3%选择了广州、深圳这两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其他人则没有定向的就业地区,而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竞争力非常大的城市,却没有人选。

b、在“职业观念”以及“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观,同时大部分人希望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先就业,后择业”、“不就业,继续深造”以及“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为:14.3%、57.1%、21.4%、7.2%。

选择“从事本专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通过第二学位谋求职业”、“工作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比例分别为:7.7%、53.8%、0、23%、7.7%、7.8%。

由以上a、b共四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求稳。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并没有选择自主创业,而是希望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竞争力太大的大城市,例如上海等地区,造成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反射现象:竞争力太大,容易丢饭碗,站不住脚。因此他们就选择了

5 / 12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而且适合他们本身的承受能力的城市。同时,大学生对工作的类型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不过就业的方向很灵活,既希望在“学有所用”的同时,即尽量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同时,又不拘于一个方向,灵活就业,先就业之后再择业。由于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部分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或许这是为了躲避金融危机的魔掌,但未来怎么样,谁也无法确定。无论选择了什么路,关键还是在于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c、在关于“选择工作单位时,最注重因素”调查中,77%的学生选择了“发展前景”,选择“能够提供施展才干的机会”和“酬薪福利”的比例均为53.8%,考虑“工作环境”、“地理位臵”以及其他位臵因素的比例分别为:30.7%,23%,7.7%。由此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是相当有冲劲的,虽然求稳心里很普遍,但是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不仅安定,而且还具有发展潜力的单位工作,能够使自己有所发展,有机会得到提升。

C、 就业工作指导

a、46%的学生认为毕业前一年求职最为合适。38.6%的学生认为毕业前6个月 求职合适,毕业前两个月以及论文答辩后再求职的比例均为7.7%。此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于求职还是作出相当充分的准备的,希望在毕业前通过各类途径顺利求职,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调查表明,对未来找工作的渠道选择中,高达84.6%的人选择通过招聘会求职,通过互联网、人才市场、报纸和媒体广告、亲友介绍和自主创业求职的比例分别为:77%、69.2%、53.8%、38.6%、15.4%。其他求职方式的比例为38.6%。

随着经济的发展,找工作的渠道越来越广,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例如自己希望从事的工作能通过亲朋好友争取到,积极将自己的简历投到人才网中等方式,从各个可能的方面入手,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b、在关于“当前毕业生就业主要存在的问题”调查中,高达77%的人认为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同时,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69.2%的人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认为“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

6 / 12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的人有46%、30.7%、15.4%。

D、 对策与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

a、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例如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第三、鼓励自主创业。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职位上的竞争者,还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在自主创业中,资金是最大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给予资金上的鼓励。例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第四、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样既能提高大学生素质,同时,又能使就业的紧张趋势得到缓冲。

第五、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可以指定出台一些帮扶政策。 b、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7 / 12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c、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臵、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臵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

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在关于“学校就业指导主要出现的问题”调查中,高达77%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并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69%的学生认为学校与学生缺乏交流和沟通、个别指导、咨询。46%的学生认为学校同用人单位的沟通不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充分,可靠性不强,对市场需求和变化分析研究不充分;对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比较薄弱。38.6%的学生认为指导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向社会宣传发布毕业生的信息不够。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

8 / 12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问卷报告 的文档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问卷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wmxw8fog67dd7d92wu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