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
(2)甲或乙实验中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研究表明:当_______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
(3)甲、乙实验时,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一样长,这与实验结论并不相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_______(填序号). ①f甲>f乙 ②f甲< f乙 ③f甲= f乙
28.(5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某同学在做甲图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难以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2)小明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整后,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很远处移至距透镜50 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 cm,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cm,
(4)如果凸透镜前的蜡烛A未点燃,在实验中将无法在光屏上看清蜡烛的实像,原因是光线的强度不够,请你判断我们在帮某同学拍照片时,最好让该同学脸_______(填“迎”或“背”)着太阳光的方向站.
29.(5分)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
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小球速度为5 m/s.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0.1 N的压力就缩短1 cm,并且轻弹簧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1)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小球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2)实验中所用小球的质量为_______kg,全过程中,弹簧中弹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N.
(3)如图,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0,此时,小球处于_______(填“平衡”或“非平衡”)态.
30.(7分)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张超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 Ω 1.5 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如果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W,电流表的量程选_______A为宜.
(2)请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3)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__(填“>”“<”或“=”)额定功率. (4)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D和_______;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参考答案
1—12 DDBAC DBBAA CD 13.空气 音色
14.小孩子的座位 温度高 内能多 15.紫外线 次声波
16.(1)比热容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大于 17.1.8 上浮 减小
18.可行 受热均匀 方向
19.(1)变小 变大 (2)电压表 20.72 72 21.9 L1 22.(1)
2mgh2 (2)大于 小于 (3)最大 Fh123.略
3
24.(1)4 m/s (2)5×10 J (3)100 W
4
25.(1)70度 (2)1.68×10 s 26.(1)0.1A (2)10 Ω (3)3 V
27.(1)小车 (2)质量 速度 (3)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水平面材料粗糙程度不同) (4)① 28.(1)透光性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2)缩小 (3)5 (4)迎 29.(1)先增大后减小 一直减小 (2)0.1 6.1 (3)非平衡 30.(1)0~0.6 (2)略 (3)< (4)A 3.8 1.52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共30分。其中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0~13小题为多选
题,每小题3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1.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A.5.5m; B.3.5m ; C.2.0m ; D.1.5m. 2.有关误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B.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化 C.利用内能来做功,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D.利用内能来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4.安全用电的下述要求正确的是( )
A.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B.湿手的电阻很大,可以接触开关
C. 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不能接触任何用电器 D.高大建筑物要装上避雷针
5.在五一游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 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A.仍静止; 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 D.无法确定。
6.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5题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7.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 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表明( )
A.在电阻相同、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流通 过一个电阻的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B.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 越小,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C.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 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D.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 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8.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 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D.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同时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9.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 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 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 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9题 8题
7题
10.奶奶做饭时,小明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了出去 B.把鸡蛋向碗边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小红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 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