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算个位,5+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小1写在横线十位下或得数十位处均可);
3 5 再算十位,3+3得6,再加进位过来的1,十位得7。 + 3 7 得数就是72。 7 2
3、比较总结:讨论比较:例3和上节课的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 结:
相同点:①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③都可以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例3出现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4、尝试练习:P14“做一做”。
前2式引导进位的书写和十位相加,末式引导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以及进位。
三、巩固练习。 1、P15第4、6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集体订正,纠正典型错误。 2、P14“思考题”。
(1)结合实例说明题意:18、27有什么特征?
(2)启发思考:有这种特征的数还有那些?照样子写几个。 (3)反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3 5 + 31 7 7 2
21
教学反思:
22
第4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进位方法,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列竖式计算:点4名演板,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后集体订正。 56+3= 56+23= 54+29= 48+48=
2、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笔算方法。 二、题型练习。 1、P15第3题。
(1)了解文字和表格信息。
(2)根据问题在问号后列出横式,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3)还记得怎样找出不同数学问题吗?引导提出问题,在练习本上完成提问、列式、笔算过程。 2、P15第5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三题的书写和计算过程,对照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书写和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指出错在哪,并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3、P16第7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P16第8题。
要求: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然后把得数卸载横式下面,最后比多少。 教室巡视,找出部分同学计算较慢和错误的原因。 5、P16第9题。
要 求: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把得数卸载横式后。 教室巡视,找出部分同学计算较慢和错误的原因。
23
6、P16第10题。
可利用卡片改成竖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P16第11题。 (1)了解图文信息。 (2)引导解决(1)小题: 求什么?怎样列式?
列竖式计算,横式后写得数和单位。
(3)引导解决(2)小题:
理解题意:买两样或三样,可以在50元以内或刚好50元,但不超过50元。 有序思考:从飞机开始,按顺序组合,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飞机和汽车、飞机和火箭、飞机和船; 汽车和火箭、汽车和船; 火箭和船
引导口答:可以买()和(),或者()和()…… 三、课堂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有的同学能很快口算出来,就不用笔算。口算不出来,就用笔算。
有些题目要求列竖式笔算,就必须列竖式笔算。 四、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24
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鼓励学生探索算法,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方法,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课件2-4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36+23= 36+50= 36+28=
2、小明有16张卡片,小红有9张,小明比小红多几张?小红比小明少几张? (课件提示分析)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北京举办了2008年的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金牌第一的好成绩,请看统计表。(课件展示) 2、读统计表,了解数据。
3、提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课件展示) 4、列式待算:36-23=
5、观察算式特点,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三、探求新知。
1、教学例1:56-22=
(1)操作小棒,理解算理:摆36根小棒,减去22根,怎么减的?(课件展示) (2)竖式计算。(课件展示)
(3)思考: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一样,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再减,并从个位减起。
2、补充教学,P18做一做。 (1)课件引导完成。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