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让学生在一定的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的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勇于探索、猜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带各种符号的乘方运算。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农夫要什么奖赏?农夫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就行。” 问题1:国王要不要答应他?
国王听了以后,不以为然,认为用不了多少粮食就可以打发他。可是算完以后,却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整个国家的粮仓里的米都不够。 问题2:为什么会这样?你会算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分小组讨论,看看学生通过计算棋盘上的米粒发现什么规律 ?棋盘上第1格放 2 粒米
第2格放 4 粒米(即 × )
第3格放 8 粒米(即 × × )
第4格放 16 粒米(即 × × × )
第5格放 32 粒米(即 × × × × ) . . .
第64格放 18446744073709551616 粒米(即 = )
问题3:刚才的式子中所有因数有什么特点?这种具有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什么?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课题
导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二)交流合作 自主探究
【总结】:为了简便一般地,n个相同因数a相乘,
nn
即a×a×a×??×a=a 记作:a,读作:a的n次方;
这种运算就是刚才说的乘方,它的运算结果叫___幂__,a叫___底数__,n叫__指数___ n
a也可读作:a的n次幂。
练习1:试一下能否指出以下几个式子中的底数和指数 7,(
4
32244
),3/4,(-5),-5 4练习2:讨论一下刚才这一题的答案,看一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特别是对于 分数的乘方,负数的乘方,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讨论归纳:负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 分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
23423?45
练习2:计算(1):10,10,10 ;(2)(-10)?,(-10),(-10)?,0完成后观察讨论一下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总结】: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正数 ;
负数的 奇数 次幂是负数,负数的 偶数 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次幂都是 0 。
(三)练习、巩固概念 1、书P42练习1和2 (四)小结
(1)学了有理数的乘方,你会帮国王算了吗? (2)学了这节课,你觉得国王的做法明智吗? (五)布置作业
(1)书P47习题1.5 第1题和P48第12题 (2)优化设计P21-22 1.5.1 乘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