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1)、[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75
(2)[坚持]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及三者关系) (3)[坚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必然性和优越性)p77
①促进民族??的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⑤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优惠政策和大力支持。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②促进民族??的措施:[1]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执行政府各项职能,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 [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维护民族团结付诸行动。
[6]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积极履行职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7]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8]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9]加强国家和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扶持与支持力度。
③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P9
[2]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P74
[3]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P75
[4]搞好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客观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p7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P79 ⑤ 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当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P99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要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开展国际竞争。 ③中国的外交政策:[1] 决定因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p106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基本立场:独立自主[5]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②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的利益。③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⑤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④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⑤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解题模板1】公民
答题要点:1.公民的政治权利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25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四民主”)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5、公民应有序的政治参与(综合探究)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内容4点
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1)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2)因为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的途径和方式。(重点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 (3)因为公民要履行四项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因为公民要坚持三项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公民怎样做某一件事?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②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坚持??基本原则。 ④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民主) ⑤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四民主)
★【解题模板2】政府
答题要点:1、性质2、宗旨和基本原则 3、科学发展观、4、职能 5、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6、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7、树立政府权威
1、国家(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1) [性质]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宗旨原则]是政府坚持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需要。 (3)[科学发展观]是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
(4)[职能]是政府履行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5)[依法行政]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与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6)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某事本身的重要性。 2、国家(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1) [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 [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 [履行职能]履行好某种的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6)[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解题模板3】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 (1)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监督。)★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怎样做:①人民代表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行使权利(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②要认真履行义务,遵守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
****政协委员怎样做某事?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递交相关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解题模板4】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答题要点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6
(5)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本质所在)、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要全面理解掌握p64) (6)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7)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69
(9)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P70
*党≠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政府职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只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不是代替国家行使职能。多党合作≠共同执政、联合执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反对党、在野党。
★共产党(中共中央、省委、市委)为什么做某事?
(1)、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这是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体现
(3)、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这是党坚持某种执政方式的体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6)这样做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社会。 ★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坚持党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4)坚持党的领导方式,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7)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题模板5】民族
民族(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75 (2)[坚持]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及三者关系) (3)[坚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必然性和优越性)p77
★【解题模板6】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常用
①、一个主题:时代主题(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一个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竞争实质
③、一个秩序: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 ④、一条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⑤、一个核心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宗旨、基本目标/立场/准则】 ⑥、两个原理:A、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共同利益】 B、国际竞争的实质
⑦、两个主体----即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原则、作用-中国】 和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 2、国际关系----依据(原因)类
①这是我国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国际合作的必然要求。(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这是由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③这是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的要求。P99-101 ④这是适应世界多极化趋势. 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P104 ⑤这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p93 ⑥这是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p110
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知识点回答: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3、国际关系、对外关系--意义类
①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实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 ④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符合世界各国人们的利益。 。 4、国际关系、对外关系---措施类
27
(1)坚定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3)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 (4)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开展国际竞争。 (5)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5、“对我国在国际上做某事的评价;”“针对某一国际事件、分析我国应坚持的立场或态度”,一般用到以下要点: ①、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体现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等权利,也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P92
④、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p93
⑤、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 ⑥、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政治生活》总复习指南
一、《政治生活》课本知识主要线索:
1.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政治制度(一个根本,三个基本)—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时代主题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2.公民: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式(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3.政府:政府性质——宗旨——职能——责任: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树立政府权威
4.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领导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领导方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总体概述:①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②我国的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等)也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⑥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⑦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⑧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p83) 三、《政治生活》的学习要把握这样三大部分:
一是政治主体(如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协、民族、宗教、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关系)二是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是国家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四、《政治生活》知识专题: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