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4:48: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l)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 (2)分析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

(3)据表 4归纳的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 4)分析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38. ( 37 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业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今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 3月)

材料三 1952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 l952年=100)

——摘自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l)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 法实现的原因。 ( 8分)

(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 ( 3)据材料三,概括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

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 4 )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6 分) 39 .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主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二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礼义兼顾,诚信不欺,重

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科三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现了矛盾观点? ( 12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理由。(9分) (3)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11分)

( 4 )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10分)(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选考部分(40分)

40 . ( 15 分)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题号后面的方框。 A.【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图 15 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半岛南郊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9 分) ( 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6分)

B.【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珍珠岩等岩层,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图16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9 分)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6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17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9分) (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 41 . ( 15分)历史

考生在 A 、 B 、 C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题号后面的方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搜索更多关于: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的文档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福建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wych08uf206i7k4fff923x6i11g5t00row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