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1520 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 l )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 7分) (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议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 ( 1774年)
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都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 l)指出材料一所述宜言与《独立宜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7分)
(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 ( 8 分) C.【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 l772年)台海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海事宜称:“津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 据统计,台海归统时约有人口 20 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 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风山、诸罗三县。…… 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 36 人、训导 23 人,台清县儒学教谕 36人、训导 25 人,风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 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海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7分)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照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8分) 42 . ( 10 分)思想政治
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题号后面的方框。 A.【选修 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 由于受“全美步枪协会”的影响,美国政府反对联合国旨在打击轻小武器非法贸易的《行动纲领》中的有关限制个人拥有枪支及限制枪支合法生产和交易的条款。
材料二 2011年至 2012 年 6 月底,我国县乡进行人大换届选举。按照选举法的要求,新一届人大代表选举增加了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名额;实践城乡同比原则。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l)材料一中的“全美步枪协会”属于美国的( 3 分) A.利益集团 B.政府 C.议会 D.政党
( 2)有人认为“美国民主能充分体现民意,因而它是符合时代的民主”。请结合上述材料,从国体角度谈谈你的着法。(7分) B.【选修 4 ——科学思维常识】
某农场运用生物技术,把杂草、生活垃板变成有机肥料,施放到农田,用来生产粮食、蔬菜
的的一部分用来养猪,猪粪与杂草混合,加工成牛饲料;再把牛粪与杂草混合制成高效农肥,经处理后回施到水田,成了养鱼的饵料。在这一良性生态循环的农场里没有废物排放,进免了环境污染,土地又能够重复耕种,解决了土地贫瘠的问题。
( 1)材料中良性生态循环农场的建立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3 分) A.直觉 B.想象 C.灵感 D.聚合思维 ( 2)材料如何体现了这一思维方法的特征?(7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1——5 CBDAC 6——10 ABCAD 11——15 BDCCB 16——20 DDABA 21——25 BCBAC 26——30 ACABD 31——36 CBDBAC 第Ⅱ卷共6大题,共156分。 【必考部分】(116分) 37.(37)
( l)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便堆积作用增强,在 R 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摊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形响:水
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38.(37分)
(l)主张:教育救国。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
( 2)背最: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神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 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觉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 39.(42分)
( 1)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砚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
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其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①是觉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体现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及履行职能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权威。
③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 (3)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竞争的需要,是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迫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诚实守信,支持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4)①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④用杜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⑤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选考部分】(4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