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号及名称 最小值 最大值 ③粉质黏土 平均值 标准差 修正系数 标准值 统计组数 最小值 最大值 ⑤平均值 含水量 W % 湿密度 ρ 3干密度 ρd 3孔隙比 e — 液性塑性 压缩压缩凝聚液限 塑限 指数 指数 系数 模量 力 IL — 内摩擦角 φ 。 WL % WP % IP — av MPa -1Es MPa C KPa g/cm g/cm 24.6 1.86 1.42 0.71 0.19 34.9 21.0 13.1 0.14 4.05 23.0 10.3 30.8 1.97 1.58 0.91 0.50 40.6 25.4 15.9 0.47 12.52.09 —12 0.04 0.02 — 12 0.05 0.04 — — 12 0.065 0.081 — — 12 0.11 0.34 — — 12 1.74 0.06 — — 12 1.17 0.05 — — 12 0.82 0.05 0.09 2.23 1.18 12 63.0 22.8 10.90.29 0.85 12 3.68 0.23 0.88 14.0 12 27.7 1.92 1.51 0.80 0.32 37.9 22.8 15.1 0.30 6.53 37.5 15.9 0.30 0.34 变异系数 0.07 — 1.16 — 0.35 12 12 — — 7.70 31.8 22.9 1.83 1.40 0.70 31.2 1.96 1.59 0.94 26.9 1.89 1.49 0.83 0.19 30.1 18.4 10.3 0.24 4.42 18.2 8.3 0.72 39.6 25.3 15.9 0.43 7.60 43.9 21.3 0.41 34.8 21.5 13.4 0.31 6.02 30.9 15.8 0.13 0.31 — — 38 2.60 1.68 0.07 — — 38 0.08 — — 38 1.49 0.11 — — 38 0.05 0.16 1.05 0.32 38 0.81 0.14 1.04 6.24 38 7.04 0.23 0.94 28.938 3.05 0.19 0.95 14.9 38 粉标准差 2.21 0.03 0.04 0.055 质变异系数 0.08 0.02 0.03 0.066 黏修正系数 —— — — 土 标准值 — — 38 — 38 — 38 统计组数 38 (五)地下水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1、根据储水介质不同,勘察区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下部砂层中,水量较丰富。主要接受外围含水层
的侧向补给,次为降雨的垂直入渗补给,局部具承压性,向低洼处排泄。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一般富水性较差,当受构造影响,裂隙连通性好时,富水性较好,地下水属裂隙水,主要接受上游相邻含水层侧向补给,向地下水下游方向排泄。
2、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3.0~12.5m,标高为34.71~46.51m。
3、本次勘探中采取了2组地表水、2组地下水样及4组土腐样进行室内水质分析及可溶盐测试(试验结果见附表),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相关条文判定,按Ⅱ类环境考虑,地下水、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性判定见表5、表6。
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性评价表
8
表5 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样品编号 按环境类型(Ⅱ类) SO4 mg/l 微腐蚀性规定 弱腐蚀性规定 中腐蚀性规定 地表水1 地表水2 <300 <1500 <3000 8.00 10.00 2-按地层渗透性(A)类 总矿化度 mg/l <20000 <50000 <60000 48.16 64.62 PH值 侵蚀性CO2 HCO3 — >6.5 >5.0 >4.0 6.50 6.45 mg/l <15 <30 <60 7.32 10.45 mmol/L >1.0 >0.5 <0.5 0.33 0.48 中 中 -Mg mg/l <2000 <3000 <4000 1.47 2.21 2+NH mg/l <500 <800 <1000 0.06 0.08 4+评价 结果 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 的腐蚀性评价 Cl- mg/l <100 <500 <5000 6.27 7.84 评价 结果 微 微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性评价表
表6 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样品编号 按环境类型(Ⅱ类) SO42- mg/l 微腐蚀性规定 弱腐蚀性规定 Zk4-水1 Zk8-水1 <300 <1500 16.00 24.00 Mg2+ mg/l <2000 <3000 5.65 7.61 NH4+ mg/l <500 <800 0.14 0.16 总矿化度 mg/l <20000 <50000 95.93 123.92 按地层渗透性(A)类 评价 PH值 — >6.5 >5.0 6.63 6.70 侵蚀性CO2 mg/l <15 <30 8.36 6.27 微 微 结果 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 的腐蚀性评价 Cl- mg/l <100 <500 9.40 10.97 评价 结果 微 微
③粉质黏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腐蚀性评价表
表7 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按环境类型(Ⅱ类) 孔号 SO42- mg/kg 微腐蚀性规定 弱腐蚀性规定 Zk4-原1 Zk8-原1 <450 <2250 10.00 20.00 Mg2+ mg/kg <3000 <4500 8.60 11.05 PH值 — >5.0 >4.0 5.14 5.27 微 微 按地层渗透性(B)类 评价 结果 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Cl- mg/ kg <250 <500 47.00 54.85 评价 结果 微 微 对钢结构 腐蚀性评价 PH值 — >5.5 >4.5 5.14 5.27 评价 结果 弱 弱
9
⑤粉质黏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腐蚀性评价表
表8 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按环境类型(Ⅱ类) 孔号 SO42- mg/kg 微腐蚀性规定 弱腐蚀性规定 Zk12-原1 Zk34-原1 <450 <2250 20.00 30.00 Mg2+ mg/kg <3000 <4500 7.35 4.90 PH值 — >5.0 >4.0 5.87 5.95 微 微 按地层渗透性(B)类 评价 结果 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Cl- mg/ kg <250 <500 31.35 47.00 评价 结果 微 微 对钢结构 腐蚀性评价 PH值 — >5.5 >4.5 5.87 5.95 评价 结果 微 微 综上所述,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③粉质黏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⑤粉质黏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六)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工程场地地貌主要为丘陵岗地,地形起伏相对较大,局部地段坡度较陡,冲沟发育。K0+120~K0+260段北侧为一池塘,水深约0.5~3.0米,其中K0+160~K0+190段道路中线西侧部分位于池塘范围内;K0+700~K0+840段存在大量花岗岩碎块,为原采石场装运道路,系老路路基。本次勘察未见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
四、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评价
本次勘察结果及区域资料表明,拟建道路沿线及其附近无深大断裂通过,勘探深度内未见断裂构造痕迹,场地稳定性好,也未发现其他对工程不利的防空洞、孤石等埋藏物。现状条件下,勘察区域较适宜进行拟建工程的建设。
10
(二)地基岩土层均匀性评价
根据钻孔资料分析,同一地貌单元内地层较均匀,不同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地层不均匀,本场地地基为不均匀地基。
(三)地基岩土层承载力的确定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成果结合本地区经验综合考虑,对场地地基岩土层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9。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一览表
表9 岩土编号 及名称 ①填筑土 ②种植土 ③粉质黏土 ④砾砂 ⑤粉质黏土 ⑥全风化花岗岩 ⑦强风化花岗岩 建议承载力基本 容许值[fa0] (kPa) -- -- 170 240 200 300 500 凝聚力C kPa -- -- 31.8 -- 28.9 -- -- 内摩擦角φ 。 -- -- 14.0 35 14.9 -- -- 压缩模量Es MPa -- -- 7.70 -- 6.24 -- -- 变形模量E MPa -- -- -- 20 -- 20 30
五、道路工程地质评价
(一)路基干湿类型及土、石工程等级划分
路基干湿类型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划分,见表10。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统计表
表10 ③粉质黏土 统计指标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统计件数 稠度 Bm 0.53 0.85 0.67 0.091 0.135 12 过湿 潮湿 过湿 -- -- --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统计件数 干湿类型 统计指标 ⑤粉质黏土 稠度 Bm 0.31 0.88 0.58 0.154 0.264 38 过湿 潮湿 过湿 -- -- -- 干湿类型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