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3、走自己的路,指的是: ACD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生产方式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D、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判断题 :
1、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 √
2、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3、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
4、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5、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
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 7、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
8、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9、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有的可能是已经被实践否定的旧的理论观点的沉渣泛起,有的可能是适合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条件的理论观点的简单照抄,也有的可能仅仅是杜撰的新名词的堆砌和脱离实际的空想。√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 A、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A、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4、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B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5、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B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B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7、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C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分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0、毛泽东关于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从作风上建设党
11、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B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封建地主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CD A、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BC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的几个时期是: ABCD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三、判断题: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错
2、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错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 错 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错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二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只有巩固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错
6、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在中国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错
7、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采取的国家政权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 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