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44: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用养羊人两次丢羊后补牢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讲一个人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如果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画杨桃》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从而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有主见,主动实践,并想办法克服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课时安排:

12.寓言二则…………………………………………2课时 13.画杨桃………………………………………… 2课时 14.小马过河…………………………………………2课时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2课时

1

语文园地五………………………………………… 4课时

12 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

2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难点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4.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5.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6.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5个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人的羊是怎么丢的呢?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小结: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如何?让我们自由地读一

3

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紧把窟窿堵上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以后,他再也没丢羊。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描写养羊人语言、心理的句子。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赶紧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

五、明确寓意,延伸拓展

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为生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课后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5.同桌互查,比一比谁写得更规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理解“筋疲力尽、明白”2个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揠苗助长》,能在读中悟出寓意。指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二组句子的不同。

3.懂得寓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 2.理解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 难点

4

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禾苗”图片,介绍禾苗的生长规律。 (春种、秋收)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关禾苗的寓言。(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强调“揠”“助”“长”的读音)

二、初读寓言,认字读词

1.自读寓言,圈出“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 2.读一读这5个字,再看看它们在课文中能组成什么词语。 3.指名认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学习寓言,理解寓意 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指名4人各读一自然段。 (2)完成填空。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________。

(3)小结并完成填空。(师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

现在,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吗?特别是要说出“揠”的意思。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3.精读体悟,明白道理。

(1)过渡:同学们说得还不错,但这只是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读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2)朗读体悟,交流汇报。 4.深化对“揠苗助长”的理解。

(1)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吗?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赅又意思相符的词语?(急于求成、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等)

(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筋”“疲”2个生字。 2.说说你的书写建议。

5

(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xnqa3nqge8mpoj7ocb09o8y29wt5t00yz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