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实验名称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四: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实验目的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1、通过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加深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和认识。2、进一步了解菜青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菜青虫、培养皿、十字花科的叶、滤纸 1、 准备好菜青虫的幼虫 2、取几种十字花科的叶,榨取部分汁液并将其涂在一小块滤纸上 3、把这两块滤纸放入适当大小的玻璃皿中 4、把菜青虫放在两块滤纸(或叶片)中间的位置,看它爬向哪一块滤纸(或叶片) 实验较成功 预期结果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准备好菜青虫的幼虫 实验记录表格 2、取几种十字花科的叶,榨 涂有汁液的滤纸(或未涂有汁液的滤纸取部分汁液并将其涂在一小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或非十字花科植物块滤纸上(或挑取两种植物的子) 的叶子) 叶片,一种是十字花科的,一种第一次 是非十字花科的) 3、把这两块滤纸放入适当大第二次 小的玻璃皿中(平放,距离不 要太远) 4、把菜青虫放在两块滤纸(或第三次 叶片)中间的位置,看它爬向 哪一块滤纸(或叶片) 实验结果:三次实验中菜青虫都爬向上述位置。 5、换两块滤纸(或叶片),再把第四步做几次,看结果如何 6、换几只菜青虫,看结果如何。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1、为什么要从菜青虫的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呢? 2、怎样才能阻止雌雄菜粉蝶交配呢?
四中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实验名称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五:动物的绕道取食 1、当动物遇到障碍时,会学会绕道取食吗? 2、不同动物学会绕道取食的快慢有差别吗? 1、当动物遇到障碍时,会学会绕道取食。 2、不同动物学会绕道取食的快慢有差别。 实验目的 1、理解动物“尝试与错误”的学习行为。 2、通过探究得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一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 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公鸡和狗,在这两种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障碍物,实验前让动物饿12小时候,再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过程 2、 实施计划:按确定的计划进行探究。 实验用具 预期结果 实验较成功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1、 在食物和公鸡之间设置障碍物,实验前让鸡饿12小时,观察公鸡经过几次尝试 用木板、铁丝等做一个食物杯,食物杯为凹窝,可放鸡吃的谷粒。食物杯上的有色塑料插片(一个为红色,一个为黑色)将杯口盖住,当鸡啄到塑料插片,相应的杯口就会打开。 2、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公鸡和狗,在这两种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障碍物,实验前让动物饿12小时候,再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现象并记录 1、 在实验前,让鸡饿12小时,然后在一只上面有红色插片的食物杯里放上几粒谷子,再把杯子靠近鸡,鸡欲啄食时,迅速将红色插片盖上。当鸡啄倒黑色插片时,拉开插片,杯里无谷粒。当鸡啄到红色插片时,拉开插片,便可吃到谷子。通过多次训练后,鸡就会只啄红色插片,而再也不去啄黑色插片了。与错误才能径直走到食物跟前,做好记录。 a 动物名称 公鸡(散养) 公鸡 b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狗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四中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实验名称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六:蚂蚁的通讯 蚂蚁是怎么进行通讯的? 蚂蚁可以通过气味进行通讯 实验目的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1、通过对蚂蚁通讯的探究,加深对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理解和认识。 2、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在离蚁穴(饲养蚂蚁的器皿)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较大的白纸用不同颜色笔画点标出侦察蚁前往蜜糖的路线以及返回的路线(线不要覆盖蚂蚁的路线),对比两条线是否一致。 预期结果 实验较成功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在离蚁穴(饲养蚂蚁的器皿)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较大的白纸(图1),用不同颜色笔画点标出侦察蚁 图1 图2 前往蜜糖的路线以及返回的路线(线不要覆盖蚂蚁的路线),对比两条线是否一致。(2)在离蚁穴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事先在食物与蚁穴之间铺上纸片,侦察蚁出 图3 图4 来进行侦察后返回蚁穴时,把侦察蚁在纸片上返穴的途径结果: 做上标记,待大批工蚁出穴时,改变做了标记纸片的位置如图2,观察记录蚂蚁的行动。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四中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实验名称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七: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人的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吗? 手上有细菌和真菌。 实验目的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1、通过探究,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环境。 2、学会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培养基、干净的硬纸片 培养基的制备:牛肉膏固体培养基 称取15克琼脂,剪成小段,置于烧杯中,加入500毫升水,在电炉上加热煮沸至琼脂完全溶解,再补足水至1000ml;称取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并调节pH至7.0-7.2;分装到4个250毫升的锥形瓶中,用棉塞塞好,冷却。 将培养皿洗净晾干后,用牛皮纸包好,和培养基一起放到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取出,冷却。 实验较成功 预期结果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1、配制好培养基 2、采集细菌和真菌: 观察现象并记录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采样地点 接种方法 土壤 用无菌棉棒蘸取土壤,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口腔内部 用无菌棉棒擦取口腔内部,在培养基轻轻涂抹。 手 钱币 沸水 室内外 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将硬币放在细菌培养基上轻轻一按 将无菌棉棒蘸取沸水,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在生物实验室内或室外草坪上打开培养皿盖子,让培养基暴露5分钟,盖上盖子 结论:未接种的培养基中无任何变化,从其他环境中采集真、细菌接种的培养基中出现了五颜六色的真菌和细菌。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