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解决怒江发展问题的政策探讨
作者:韩振海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2期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地处“三江并流”区域,西邻缅甸。全州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4县,总人口53.6万人。长期以来,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至今还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最贫困、最落后的民族自治地区。研究解决好“怒江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使怒江州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任务。 一、怒江州是中国特殊困难地区的缩影
“怒江发展问题”,是集(极端)贫困、民族(众多)、(地处)边疆、(高寒)山区等多种特殊因素于一体,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贫困问题突出。怒江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照1196元标准,96%以上的独龙族和90%以上的怒族、普米族和傈僳族群众还处于贫困之中。2010年,怒江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005元,居全国最后1位。贫困发生率高达35%,比全国高出32个百分点,是全国贫困覆盖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级民族自治地区。
二是民族问题特殊。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有傈僳、独龙、怒、普米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4%,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2位。怒江州还是典型的直过民族聚居区,全州4县有2县是整体直过,29个乡镇有18个乡镇是整体直过,直过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2%。其中,独龙族、怒族是怒江州特有的少数民族和急需国家重点扶持的较少人口民族。
三是边境情况复杂。怒江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450公里,占中缅边境线的20%。境内有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本主教等四种宗教,信教群众12.3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21个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活动,14个境外广播电台用傈僳、独龙、怒、藏等多种民族语言进行24小时不间断广播。境外宗教势力渗透严重,是我国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
四是生存环境恶劣。怒江州98%以上的国土是高山峡谷, 76%的耕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州尚有2.54万户贫困农户仍住在茅草房、杈杈房内,有1.4万人160个自然村没有通电,相当数量的村寨仍然是“看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沟,出门就爬坡,过河靠溜索”,老百姓连最基本的住、行条件都难以得到保障。随着人口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人地矛盾愈发突出,一方水土已难以养活一方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