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秀经典课时作业训练及答案详解)第二单元 4 蜀道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6:54: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怒号(háo)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吮吸(shǔn) 黄鹤(hè) ....C.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参星(shē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 .....解析:“塞”应读“sài”。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逆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解析:倚缺壁——倚绝壁。 答案:B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

解析:“抚膺”意为“抚摸或捶拍胸口”。 答案: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乎高哉坐长叹?危?以手抚膺..A.? B.? ?危?楼高百尺义愤填膺??..

??天不盈尺来四万八千岁?连峰去?尔..??C. D.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解析:A.都是“高”的意思;B.都作“胸”讲;C.都是“距离”的意思;D.指示代词,这、那/第二人称代词,你。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问君西游何时还 .B.朝避猛虎 .

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D.砯崖转石万壑雷 .

解析:A、B、C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砯”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答案:D

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难于上青天 B.但见悲鸟号古木 C.雄飞雌从绕林间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解析: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

7.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情感的气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解析:错在“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蜀道难”属于古乐府题。 答案:D 二、课外阅读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1)对这首元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作者青年时代写的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 B.诗的颔联叙述了诗人登上南天门终于看到了“齐州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目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C.诗的颈联主要写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强调现在才知以前居处井底多么狭隘,今后即使筑巢枝头也会觉得宽阔。

D.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象的老练迥然不同。

解析:C项,“对世事的感慨”不正确,应是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C

(2)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抓住张诗中的关键词语“登”“到”,体会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所见,这样就与杜诗区别开来了。

答案:杜诗是从泰山脚下远望,是诗人的想象,而本诗是登山后诗人亲眼所见之景。杜诗标题中的“望”字、文中的“会当”表明作者没有登上泰山;张诗标题中“登”字、诗中的“到天关”表明是作者亲眼所见。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 行 刘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 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古城。 莫羡居者闲,冢边人已耕。

(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诗人从梦乡中被唤起,残梦若续,又被马嘶惊醒,以马嘶写早行之早。

B.“心孤多所虞”,反映出晚唐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 C.从“僮仆近我行”中,即可感觉出诗人内心的趋向:他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

D.尾联点出“冢边人已耕”,突出农人的辛勤,表达出诗人对农夫辛勤耕作的赞美和对农夫辛劳的同情。

解析:A项,“以马嘶写早行之早”有误,应是以作者当时“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的形态来写早行之早。

答案:A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莫羡”二字,是作者的自责,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勉励;“冢边人已耕”更是对农人的一种赞颂。

答案:①自责,作者感叹“莫羡居者闲”来告诉自己不应对自己的早行产生寂苦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内疚自责之情。②自勉,诗人触景生情,见到更早的“已耕人”,深感必须振奋精神,催马前行。③赞美农夫的辛勤耕作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通过“冢边人已耕”来突出农人的辛勤。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 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年遭弹劾回芜湖(古属楚地)赋闲,喜闻好友虞允文在采石矶水战,大败金兵,即赋此词。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③燃犀处:指采石矶。

(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首句对采石矶的胜利给以高度评价,一个“雪”字表达出作者对未能参加此次作战的深深遗憾。

(优秀经典课时作业训练及答案详解)第二单元 4 蜀道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y21m7zkga8wrp7230mk0mq5e7eayt0181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