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2分钟) 的建议再背一背。 2.把你今天了解的树介绍给家人。 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 2.介绍时可以请家人补充你的讲解。 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完善与拓展。 3 拍手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拍手歌 课型 新授课 这首拍手歌语言活泼明快,内容浅显易懂,有着较强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指导学生诵读的良好范本。因此,本导学案设计侧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在读中领悟儿歌大意,体会儿歌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拍手歌的语言特点,设计说明 体会拍手歌的语言魅力。同时认真分析本课生字的特点,分类组合,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地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地传授学生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使学生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重点) 教学目标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重点)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难点) 1.动物图文卡片。(教师) 课前准备 2.生字卡片。(师生) 3.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字谜激趣,引入新课(用时:1分钟) 教师指导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拍手歌,讲的内容与保护动物有关。(板书课文题目) 1.播放拍手歌朗读视频,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教师范读儿歌,让学生拍手打节拍。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用时:14分钟)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儿歌。 3.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4.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节的说说这首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1.观看视频,听老师范读。 2.学生自读儿歌并集体交流。 3.学生分小节朗读儿歌,做到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听读的同学积极地参与评价。 4.互动交流,感知儿歌内容。 (1)在小组内交流每一节的内容。 (2)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的主要内容。 齐读课文题目。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课堂伊始,教师应结合文章主题渗透保护动物的意识。 1.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导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拍手歌。 2.在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要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并让学生画出动物的名字。最后让学生说说儿歌主要是告诉我们人和动物要怎样相处。 意思,然后用合并的方法,(3)按照教师教给的合并的方法,概括儿歌
1.引导学生游戏识字。 (1)教师贴拼音,引导学生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2)组织学生将图文和拼音进行对照,识记动物名称。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整三、归类识字体识记字形。 (用时:15分钟)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孔雀、大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发现。 (2)课件出示:“鹰、雀、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拼音、图文结合,玩找朋友的识字游戏。 (1)认真拼读老师贴出的拼音,大声说出拼出的动物名称。 (2)学生认真地把图文和拼音进行对照,找朋友,对号入座,上台贴图。 (3)老师先带读难读的字音,然后全班齐读,最后摘掉拼音帽子开火车读。 (1)准确读出课件出示的词语,仔细观察加点的字,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仔细观察三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交1.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课文中动物的资料,在识字环节让学生出示搜集的动物图片和资料,认识动物,帮助识字。 2.对于笔画较多的生字,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1)课件出示:锦鸡、雄鹰、2.归类识字。 雁”这三个字的演变过程。 流发现:“隹”的四横表示鸟的羽毛。 (3)课件出示:锦、雄、翔。(3)集体交流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指导学生书写“歌”“深”1.学写生字。 “猫”。 (1)边范写边重点强调: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四、指导写字(2)指导学生自主练字,教(3)教师把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 2.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小结。 (1)看老师写,伸出小手边说笔画边跟着写。 (2)先描红,再在田字格本子上练习书写。然后再练写一遍。 (3)认真看教师展示的字,取长补短。并交流、总结写好字的关键。 (4)依据提示,学生在田字格中将每个生字再写一遍。 2.自由谈本节课在识字、写字、读书方法、心得体会等方面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频。 2.课件出示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创设动物园里开展知识竞赛的情境。 教师指导 1.教师播放配乐拍手歌视一、入情入境,复习旧知识(用时:5分钟) 学生活动 1.学生听读后说一说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2.开火车认读生词。 3.认真听老师讲,明白参加竞赛的规则,正确识记课文中的其他生字宝宝。 教学提示 写生字时,不能让学生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找关键笔画,从互相找错中,发现自己应该注意的地方。 字,后面两个字左窄右宽。 写完以后,同桌互相挑挑毛病,说出理由。看一笔写一笔,而要引(用时:10分钟) 师巡视指导。 为了巩固本课生字,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听写字词。 1.课件出示“世、界、丛、1.合作学习:可以和组内伙伴交流哪些字猛、灵、休”。组织学生小二、合作学习,游戏巩固(用时:10分钟) 组合作学习识记。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3.组织学生通过游戏巩固
自己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哪些字现在还不认识,向你的小伙伴学习,并且想个好办法记住它。 2.集体交流识记的方法(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随机组词说句子。 3.读出卡片上的词或认清图片上的动物,帮它们找到彼此的朋友,然后齐读卡片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如教师把动物图片和词语卡片随机发放到学生手中,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词找到对应的图片。
生字。 1.创设竞赛结束颁奖会的情境,组织学生表演,随机指导朗读、背诵。 2.巩固生字。 的词语。 1.朗读、背诵儿歌。 2.(1)找出课件中本课的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2)交流体会:人和动物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做? 重点学写“熊”“朋”。 四、回顾良方,自主书写(用时:10分钟) 指导学生书写“丛、处、六、熊、九、朋、友”。重点强调:“熊”的结构和笔顺;“朋”第一笔是竖撇。 1.认真观看课件中的两个字的结构,记住字形。 2.一边认真观看方块字的书写演示,一边用小手跟着书空。 3.先描红,再在田字格本上练习写这两个字。 教师要强调书写规范,重点讲解“熊”的偏旁的写法。 教师将准备好的头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动物,提示学生表演时要考虑动物的特点。 三、表演儿歌,感受快乐(用时:15分钟) 4 田家四季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设计说明 田家四季歌 课型 新授课 与其说本课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场、了”2个多音字。(重点)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重点) 3.体会各个季节农民劳动的场面及景色的美丽,感受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一、图画导入,认读字词(用时:3分钟) 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2.插图上对应出示词语:农村、农田、农民、农活、农具,引导学生3.课件中放大“农”字,引导学生认读并扩词。 1.课件集中出示4幅插图,教师引二、图文结合,认读字词(用时:25分钟) 2.插图上对应出示词语: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引导学生认读,并选择喜欢的季节说一说自己的活动。 3.课件中放大“季”字,引导学生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交流:图上画的是一个农民在田地里干活。 2.学生正确朗读词语,练习说话:在农村,一个农民带着农具,在农田里3.学生认读“农”字,扩词:农业、农夫、农场、农历、农药、农忙。 1.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图上画的分2.学生认读四个词语,并练习说话,例如:我最喜欢冬天,冬天一来,我3.学生思考识记“季”字的方法,在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出示“农”字的字理图:上面是两棵树木,下面是一把农具,意思是砍伐树木,变成田地,用农具干活。 1.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完整的句子,然后要鼓励学生说不同的句式,2.“季”可以和“李”认读,并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画面。 干农活。 导学生走进图画,感受农家生活。 别是春、夏、秋、冬四季农家的生活。 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说们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格外开心。 比如感叹句、疑问句等。 交流时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容易记住。 对比识记,可以借助字
想办法记住这个字。 4.引导学生根据图一学第一节。 (1)课件放大图一,引导学生观察画(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用上图片上的词语。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5.引导学生根据图二学第二节。 (1)课件放大图二,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夏季里的农事活动。 引导学生认读生词。 6.引导学生根据图三学第三节。 (1)课件放大图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秋季里的农事活动。 (2)课件出示词语“稻”和“谷”,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辨析,并认读生词。 (3)指导学生借助最后一句话体会农民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7.引导学生想象图四学第四节。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冬季来了,农民又会有哪些农事活动呢? (2)课件出示农民冬季活动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看图交流。 (3)指导学生借助最后一句话体会农民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节。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季”和“农”,引导学生交流书写要点。 2.教师一边说书写要点,一边示范书写,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 3.引导学生练写巩固。 1.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选择四季图中的任意一幅图,画一画。 4.学生观察图一,借助图画学第一节。 理图识记,上部分是一(1)学生仔细观察图,读准词语:蝴蝶、棵禾苗,下部分是一个麦苗儿、桑叶儿。指名读,领读,齐刚出生的孩子,合起来表示幼小的禾苗。 程中,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尤其要注意“桑”是平舌音。 些农事活动,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很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大致的了解。 时,可以自由想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时,教师能适时地出示对应图片、视频,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事活动。 6.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用感情去朗读。 面,借助画面反复认读上面的词语。 读。 “麦苗儿”“桑叶儿”,二要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 (3)学生带着喜爱之情朗读第一节。 (1)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交流:农民在采蚕桑、插秧。 (2)学生描述画面,一要用上“蝴蝶”3.学生在认读词语的过5.学生观察图二,借助图画学第二节。 4.“采蚕桑”“插秧”这(2)课件出示词语“采蚕桑”“插秧”,(2)学生正确朗读两个词语,然后观察(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3)看图,识记“归”“戴”。 (4)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节。 (1)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交流:农民忙着收割稻谷。 (2)学生准确认读词语,观察图画,知稻子剥了壳儿是大米,谷子剥了壳儿是小米。 (3)学生交流:心里喜洋洋说明农民丰收了,心情很高兴。朗读第三节,表达出这种喜悦之情。 (1)学生自由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2)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观察画面,了解缝棉衣等活动。 (3)带着高兴之情朗读第四节。 画面,了解什么是“采蚕桑”“插秧”。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查6.学生观察图三,借助图三学第三节。 5.学生在想象图四画面道稻子生长在北方,谷子生长在南方。来说。如果在学生交流7.学生想象图四,借助图四学第四节。 中,不要讲技巧,重在1.学生观察并交流:“季”共有两横,低年级写字指导,可以要平直,第二横略长。“农”的第三笔撇和最后一笔捺要伸展。 2.学生观察,听清老师的讲解。 抓住主笔详细讲解,学生练习的时候也重点练习主笔的书写,逐渐扩3.学生在写字表中先临写,再练写。 充讲解范围。 1.学生朗读全文,可以抓住每个季节的活动练习背诵。 2.学生练习画图,要画出这个季节农民在从事哪些农事活动。 第二课时 学生在画图时,既可以遵照课文内容,也可以跳出课文内容,只要能体现农民在这个季节的活动即可。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用时:2分钟)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巩固字词教师指导 1.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全文。 2.教师指名背诵,检查作业情况。 文。
学生活动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教学提示 在学生用字组词造句的过程中,尽量发散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