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转速确定
取带传动的传动比ib=2~4,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g=3~5,则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为:
i=ibig=(2~4)×(3~5)=6~20 故得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 n=80x(6~20)=480-1600r/min
查表,选择选用Y90L-4的电动机转速为1500r/m
取带传动的传动比为4.两个传动比分别为刻线机构i1=37.5, 进给机构i2=18.75 传动图 如
各个齿轮的齿数见上图。
1.8 设计结果的分析
机器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节省了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平尺刻线机代替了以往的人工作业,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及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改善了人们的作业环境。
本设计采用一般思路应用凸轮机构控制刻线和抬刀,用塔轮机构和棘轮机构配合完成定时、定量的进料动作,结构简单不复杂,理论上达到了刻线要求及其它相应工作条件。理论上本机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由于本设计没有做试验,对其实际的可行性程度还不能确定。
1.9 参考文献
[1] 材料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江帆主编.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12
[3]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机械制图.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4] 简明机械设计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5
2.0 设计体会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去做。首先要了解要做什么机器要完成什么工作,接着去分析欲完成其工作的运动动作,然后去想做该运动动作的机构能有哪些,在之前
的课程设计中我们没有很深刻的理解这一点,加之上学期有电子实习,没有按时请教老师,导致了方案迟迟没有确定和完成,我们仍坚持最初方案,并不断改正,这期间有很多问题,但得到了徐老师和窦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在此感谢各位老师的宽容。在设计机构的尺寸时,我们去分析运动规律是否符合工作的过程。再去检验机构,能否正常工作,满足一些要求。
每个步骤都记录,因为在设计中会有很多的错误和未知因素(未想到的因素)的干扰,出现这些问题时要经常翻回去重新计算、分析,甚至是重新设计方案。
这次课设是对我们的一次深刻历练,我们一定汲取教训,争取在日后的机械其他课程中逐渐弥补不足和缺陷,再次感谢窦老师和徐老师的认真批阅和指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