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21:30: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专题九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构建网络 整体认知

考点一 从“人地协调观”角度,认识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考情报告]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主要危害和治理措施是高考的必考点。多以区域图、具体案例为依托,通过图文材料呈现生态环境问题,侧重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侧重考查考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以综合题考查为主。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灿若寒星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C.②④ A.地形起伏 C.兴修水库 思维流程

B.①③ D.③④ B.流域面积 D.水土保持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灿若寒星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尝试作答 (1)B (2)C

1.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落实人地协调观,系统认识水土流失问题

(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

灿若寒星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2.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落实人地协调观,系统认识荒漠化问题 (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

①土地荒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②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

③次生盐渍化——华北半湿润地区、西北干旱灌溉地区。 (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②人为原因

a.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b.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3)防治措施

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合理利用水资源 化;在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在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工程措施构筑防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灿若寒星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护体系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开发新能源 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改变西北农村能源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考向 1 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灿若寒星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y43u5wgtk5o77k30e8m0fvqu4yw2700pg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