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29、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B )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D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 ABCD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 BC ) A、中国人民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与国民经济急待恢复之间的矛盾
3、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 ( ABCD ) 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4、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有:( ABC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家庭承包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 ( ABCD )
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四马分肥”是指(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ABCD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建成和巩固的首要条件是 ( AB )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9、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ABCD )
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1O、毛泽东晚年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最主要错误是 ( AC ) 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C、阶级斗争扩大化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种缺陷,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 AB )
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1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 C D )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ACD)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进入了过渡时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1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BCD)
A、委托经销代销 B、委托加工 C、计划订货 D、统购包销
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BCD)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ABCD )
A、没收官僚资本
B、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7、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 ( ABCD )
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18、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有(ABCD )
A、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B、国营经济的壮大
C、个体农民有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愿望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19、新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在于(ABCD )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0、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BC )
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公私合营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 ) 2、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人民民主专政。 ( × ) 3、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土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 × )
4、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完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 × ) 5、三大改造的失误在于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 ) 6、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苏联模式”。 ( × ) 7、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 √ ) 8、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错误的,因为70年代末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 9、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剥削阶段制度被消灭的标志。 ( √ ) 1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对抗性的矛盾。 ( ×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件巨变。 ( √ ) 13、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土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 )
14、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的三大改造搞错了。 ( × ) 15、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 ( √ ) 16、“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 × ) 17、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土地所有权从农民私人所有转化为集体共同所有。
(√)
18、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造” ( √ ) 19、“一体两翼”也是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 ) 20、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