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外国际格局研究评述
作者:强军锋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3期
摘 要:冷战后在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拓展的背景中,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更加多元,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安全关系相互交错,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与稳定;但是地区间、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局部矛盾与冲突也依然非常突出,从而使当今的国际关系比过去更加错综复杂。“国际格局”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简捷的路径,也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分析研究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理论路径。
关键词:国际社会;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格局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26-02 一、关于国际格局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1.西方学界对国际格局理论的基奠
国际格局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现实主义学派对当时美苏对抗格局的分析中提出两极结构、两极体系、两极格局。在现实主义关于“权力政治”的基础上,围绕“体系”、“结构”和“力量对比”来对当时的国际格局进行分析。“国际系统”、“国际结构”、“极”等国际格局的理论要素已基本具备[1]。
2004年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出版了学术著作《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在该书中巴里·布赞从国家对敌人与朋友的区分来确定自己的“政治身份”为切入点,通过对“极”的内涵及标准界定,将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区分为“超级大国”、“大国”和“地区大国”,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复合格局”理论——超级大国+大国的国际格局模式:我们现在的处境:一超数强的“1+4”结构;未来选择可能的“2+X”或“0+X”格局。巴里·布赞还在他的“复合格局”中分析了不同模式中“极”和“身份”的互动关系[2]。 2.中国学者对国际格局理论的发展
“国际格局”的概念是中国学者提出的,但在使用中却比较混杂,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关系格局”“世界格局”“国际战略格局”等,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表述也并不完全一致。梁守德、洪银娴认为“国际政治格局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主要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和组合形成的一种结构。表现为主要角色在追求财富与权力,维护和平与发展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展开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抗与合作式样。”[3]戴德铮认为“所谓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或者突出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一种框架、结构、态势。”[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