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大于 缩小 大 凸
【解析】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变小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大,所以像变模糊;应该在镜头前加一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才能使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上。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6.(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16,分值2)
【答案】FA 变小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用如图所示的FA、FB、FC关门,其中,FA不能将门关上,FA可以将门打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当门外有风时,门会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外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变小,屋内压强大于屋外压强,将门关上。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17,分值3)
【答案】物体的运动状态 N 负
【解析】小磁针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磁针的N极被螺线管的左端排斥,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源的左端为负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磁极间作用规律和安培定则。 18.(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18,分值3)
【答案】15 80 20
【解析】由图可知:n=2,s=nh=2×3m=6m,拉力所做的功:W总=Fs=50N×6m=300J,拉力的功率:P总=W总/t==300J/20s=15W;做的有用功:W有用=Gh=80N×3m=24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W总?100%=240J=80%;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物=2×50N-80N=20N。 300J【知识点】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和功率的计算。 19.(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19,分值2)
【答案】比热容 4.2×105
【解析】汽车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0kg×10℃=4.2×105J。
【知识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量的计算。 20.(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20,分值4)
【答案】12 0.25 1.5 225
【解析】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R1的阻值:R1=U/I1=6V/0.5A=12Ω;当S1、S3断开,S2闭合时,R1与R2串联,R1两端的电压:U1=U-U2=6V-3V=3V,电路中的电流:I=U1/R1=3V/12Ω=0.25A;电路的总电功率P=UI=6V×0.25A=1.5W;通电5min=300s电路中R2产生的热量是Q2=U2It=3V×0.25A×300s=225J。关键点解读: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21.(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21,分值4)
【答案】小 水的体积 塑料袋内外水面相平 由于塑料袋本身有一定体积
【解析】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物体的浮力增大,重力=拉力+浮力,物体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减小;当观察到塑料袋内外水面相平的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为零,浮力和排开的水重相同,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由于塑料袋本身有一定体积的原故。关键点解读:理解水袋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即为水袋的重力。 【知识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48分) 22.(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22,分值6)
【答案】(1) (2)(3)
【解析】(1)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60°;(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过A球的重心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符号G;即为A受到重力的示意图;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则A球受到B球水平向右的吸引力,作用点也在A球的重心;(3)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
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三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作力的示意图、家庭电路的连接。 23.(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23,分值5)
【答案】(1)25.00 砖块的体积和质量分别是0.01m3、3kg (2)300Pa 【解析】(1)如图砖块的一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砖块长25.00厘米=0.25m;V=0.4m×0.1m×0.25m=0.01m3,m=ρV=0.3×103kg/m3×0.4m×0.1m×0.25m=3kg;(2)当砖块平方时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p=FGmg3kg?10N/kg=???300Pa。 SSS0.4m?0.25m【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计算。 24.(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24,分值6)
【答案】(1)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5Ω (2)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15V 【解析】(1)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倍数的增大,故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大小:R1=U/I=1.0V/0.2A=5Ω;(2)由表2可知,当R1=3Ω时,I=0.5A,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1=IR1=0.5A×3Ω=1.5V;当R1′=6Ω时,I′=0.33A,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1′=I′R1′=0.33A×6Ω=1.98V;显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而本实验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3)由表二第1、3次实验数据,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由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列方程:U/I21-R1=U/I23-R3,即U/0.5A-3Ω=U/0.25A-9Ω,故电源电压:U=3V。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的运用。 25.(2018江苏省扬州市,题号25,分值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