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教学设计
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 王霞光
教学目标
根据表达目的和对象,进行有创意的自我介绍。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第一次见到老师,相信你们对我一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老师现在给你们这个机会,想问什么就问吧!
一、了解表达功能,拓宽表达思路。 1.提示话题。
其实刚才,同学们和我的这番对话,就是我们今天要交流的一个话题,就是自我介绍。
(板书:自我介绍)
什么叫自我介绍?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 2.了解功能。 一句话,自我介绍就是向别人介绍自己。像刚才老师第一次和同学们的见面,也是一种自我介绍,只不过形式上是问答式的自我介绍。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介绍自己。大家想一想,我们都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场合要介绍自己?
(应酬式、工作式、交流式、礼仪式、应聘式??) 二、明确表达目的,感知表达形式。
1.由于各种需要、针对各种人群,自我介绍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大家看看这些自我介绍:
(名片、自荐书、应聘表、竞选稿、QQ、微信??) (板书:方式) 2.明确目的。
这些各种形式的自我介绍,都有什么共同的目的呢?
(板书:对象、目的) (认识——了解——欣赏) 三、开展表达训练,追求表达创意。 1.提出训练话题。
咱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自我介绍的体验,因为今天我们的课堂与平常不一样,有来全自全市各地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所以,自我介绍的要求是:
(PPT:出示)
向在座的听课老师介绍自己。介绍要求:
(1)能让听课老师一听你的介绍,一眼就能找到你。
(2)能让听课老师通过你的介绍,了解你并产生浓厚的结识兴趣,或欣赏你。
2.讨论表达方法。 下面,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让我们所写的自我介绍达到介绍的要求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5页
呢?
(想对象、抓特点、选方式——创意) 3.精选表达内容。
(1)自己哪些方面的特点能吸引老师们呢?我们先自己梳理一下!填下面这张表格(填关键词)。 最满意的体貌特征 最喜欢的 经常做的 最遗憾的 认为好玩的
最显著的体貌特征 最讨厌的 偶尔做的 最自豪的 必须要做的 (2)看看大家都喜欢哪一个?
内容选择,要根据表达对象去选取。
(3)大家再结合各种形式,选择你认为最能吸引别人的表达形式写自己的介绍。
四、学生写初稿。
五、对照问题清单,自主修改。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6页
问题清单 1.你的介绍题目是否能吸引眼球? 2.你是否把自己最特别的地方进行了介绍? 3.你选择的写作形式是否与众不同? 4.你写作时心中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诉说对象?
六、学生习作展示,师生互评。
研究课教学设计思路介绍
王永平(盐城市第二小学)
我是来自盐城市第二小学的王永平,也是杨艳琴主任执教《买蔬菜》的备课组成员。下面由我代表整个备课组,向大家汇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后反思。我交流的题目是《轻轻松松表达 简简单单写话》。 《买蔬菜》为第三册《练习五》的“做做写写”。备课前,我们对低年级的写话,就新课标精神,进行了定位,一共为三点:
第一、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 第二、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逐步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基于以上这些理念,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生有在体验买蔬菜经历之后说和写的兴趣,能说、写自己想说的话。 2.能尽量正确使用与蔬菜有关的词语。
3.能注意写话的格式,根据需要恰当使用相关标点。
根据这些目标,我们开始一次次备课,一次次磨课,试教,反思,再教,最终将教学板块分为:交流一份蔬菜清单 指导多样的表达方式 完成一张练习纸。教学重点设定为:说清楚,在菜场看到了哪些蔬菜,买了哪些蔬菜,并用几句话连贯地写下来。
实施课堂教学时,我们首先思考的是要与生活相连接,不显突兀。原先,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前播放杨老师在菜场买菜的视频,我们用了足足一节课,拍了六分钟的视频,想让学生通过对菜场食物的摆布观察,分清楚蔬菜类、肉类和水产类等品种,勾起学生课前在菜场买菜的情境,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几经斟酌后,觉得与其用老师的视频,还不如播放,孩子们在与家长买菜时,拍下的一些与蔬菜亲近的镜头来的亲切。这样不仅将课外与课堂拉近了距离,而且让孩子们买菜时的场景一下子浮现在眼前,课未始,情已生,表达欲望立刻唤起。
接着,展示的是一份蔬菜清单。本课主题为“做做写写””。几经研读教参,我们发现,本题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本题不是看图写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7页
话,因此,先要让学生在课外真正跟家长到菜场去买菜,看看菜场有哪些蔬菜,家长买了哪几样,遇到不认识的蔬菜和不会写的字可请教家长。所以课前的教学准备是,让家长带学生到菜场实地体验,并认真完成“蔬菜清单”。课堂第一环节,我们就出示课前填写的蔬菜清单,上面填写的内容有,买菜的时间,谁带你去的,看到了哪些蔬菜,买了哪些蔬菜。对于这份清单,第一次试教时,并未形成。
原先,对于蔬菜的出示,我们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和名称的标注,来缓冲学生表达的难度。因为,在说话和写话时,一下子让孩子们,在脑海里提取那么多的蔬菜名,并不是那么简单。可是,在课堂上如此展示大量蔬菜图片后,发现学生的关注点一下子跑到了那些新奇及不识的蔬菜名字上了,而且学生对于那些一看而过的图片,并不能深刻地记在心中,说话时只能简单介绍几种很常见的蔬菜。于是,我们立刻改变方案,怎样才能让那么多的蔬菜名,呈现于孩子们眼前,了然于心,并且脱口而出呢?几经思考,最终想出了一份蔬菜清单。 让孩子们在买蔬菜活动过后,立即进行一个清单填写,既能熟悉各种蔬菜的名称,还可以在课前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扫清书写障碍,而且避免孩子们在说话写话时,一下子说不出那么多蔬菜名的困扰。
毕竟现在还是二年级第一学期,写话练习还需要老师的循序指导。就如行走,一开始,我们老师需要给孩子一根拐杖,先扶上路,再期待飞行,所以,我们设计了第二个板块“指导多样的表达方式”。第一次试教时,我们指导学生说清楚蔬菜名同时,再抓住蔬菜的颜色、形状等说蔬菜的样子,试教后发现学生有的冷场不敢举手,有的表达过于啰嗦,没有清晰地层次。后反思发现,我们将学生要达成的目标过于拔高。接着备课组重新整理,将目标定于把你看到的蔬菜说清楚,话要说通顺,说完整就行。基于这一目标,我们把写话之前的说话指导,用“谁还有不一样的说法”来引出,并随机总结三种不同层次的表达方式,分别取名为:串一串、加一加、分一分。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这样的方式很感兴趣。于是,让孩子们学着用这些不同的方式练说,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有了这样的梯度,孩子们不仅说的清楚,完整,而且积累了方法,学生个人的表达能力在原来基础上都有所提升。其实表达方式还有很多,但不管什么方式,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说清楚看到了哪些蔬菜,买了哪些蔬菜,把句子说通顺、完整。
最后,我们的设计版块为“完成一份练习纸“,由于有前面的情景画面再现,蔬菜清单的对照,以及说话指导的铺垫,写话变得很轻松了。为了给学生一个写话后评价的明确依据,我们在练习纸下方,设计了三个目标达成标准,分别为:书写认真(一颗星),写清楚看到了哪些蔬菜(两颗星),写清楚买了哪些蔬菜(两颗星)。对于这三个目标的思考是:第一目标是写字,是基于《新课标》中指出了习作指导的过程也是指导写字的过程。第二、三个目标正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多设了两颗星。有了这些评价标准,孩子们更能认真写字,更能清楚自己要写的内容,还可以根据这些标准进行互评、自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轻轻松松表达,简简单单写话,让生活成为写话的源泉。
这便是我们美好的设想。但是,课堂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比如说:
本节课开始让孩子们欣赏自己进菜场的镜头,意在让孩子们回味菜场所见的蔬菜,没想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图片中的人物上,重心转移,即使杨老师及时引导、点拨,仍有部分学生不能转移关注点。另外,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为了让孩子用铅笔写的练习纸在大屏幕更清晰地展示,我们将投影机调至黑白状态,结果,老师自己用红笔批改的笔迹全变成了黑色,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