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1:1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示分析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的分类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C.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D.燃烧的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是氧、硅、铝、铁,但其他剩余元素之和大于铝元素含量;故选项正确; C、柠檬汁呈酸性,pH<7;故选项错误;

D、燃烧需要可燃物、助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叙述I和叙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B C 叙述I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 叙述Ⅱ 白醋在水中离解出H+ 碳酸钠属于碱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A.A 【答案】A 【解析】 【详解】

洗发水能洗去头发上的油污 B.B

C.C

洗发水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D.D

A、酸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白醋在水中能离解出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属于盐,但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错误;

C、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D、洗发水能洗去头发上的油污,是因为洗发水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3.小明同学用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B.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托盘天平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落质质量分数小于3%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50g×3%=(50g-x)×6%,x=25g。通过计算该实验量取液体积是25mL,所以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和6%的氯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是用6%的氯化钠溶液加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不用称量固体,所以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托盘天平,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大于实际体积,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所得溶液的落质质量分数大于3%,不符合题意;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

4.以下 1mol 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 A.铜 【答案】A 【解析】

B.水

C.氢气

D.二氧化碳

【分析】

等物质的量的物质,求其所含原子个数时,应先考虑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当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越多,则1mol 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详解】

A、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因此1mol铜有1mol铜原子; B、一个水分子中有三个原子,因此1mol水中有3mol的原子; C、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原子,因此1mol氢气中有2mol的原子;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三个原子,因此1mol二氧化碳中有3mol的原子。1mol 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少的是最少的是铜。故选A。 【点睛】

虽然题干考查的是物质的量的内容,但实际还是考查分子、原子的内容,一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构成,抓住这个重点即可解题 。

5.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把水喷向空中 B.服用胃药治疗胃酸过多

C.钟乳石的形成 D.盐酸腐蚀碳酸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把水喷向空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通常用碱性物质治疗胃酸过多,如氢氧化铝,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钟乳石一般是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滴落下来,碳酸氢钙遇热或压强变小时,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6.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现有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质量,可向该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钾溶液 B.稀盐酸 C.氧化铁 D.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质量,要求所加入的物质不能改变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可采取减小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 A.碳酸钾溶液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B.加入稀盐酸,会使溶液中酸性物质的质量增加,生成氢气的量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加水稀释,使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减缓了反应速率,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符合题意。故选D。 7.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答案】B

【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C、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故选B。

点睛: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8.如下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为SO2

C.反应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B.Y只能是硫酸 D.反应①属化合反应

氢氧化钠通过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钠是碱,硫酸钠是盐。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详解】

A、氢氧化钠与SO3反应生成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B、Y可能是硫酸,也可能是硫酸铜,都能生成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②如果是碱和盐反应,生成物有沉淀生成;如果是碱和酸反应,生成物有水生成,没有沉淀生成,符合题意;

D、反应①是碱和非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碱溶液的化学通性有:碱能与指示剂作用;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9.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中含四种元素 C.它共含有27个原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每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错误;

C.色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故错误; 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故正确。 故选:D。

10.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4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8.8g 【答案】B 【解析】

B.12g

C.15.7g

D.20g

B.它含有氮分子

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yp7z63erq7dd7d92wae4uc568cqcf01a3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