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音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下册6第六课牧童之歌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3:21: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课 《牧童之歌》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牧童短笛》 2、表演《剪羊毛》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牧童短笛》和表演《剪羊毛》,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初步了解作曲家贺绿汀。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风光碟片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 1、师生边唱《一支短笛轻轻吹》边做律动进教室。 既复习了已学歌曲,又为新课教学情境 2、师生问好! 设下了伏笔。 一、欣赏《牧童短笛》 分段欣赏更能让1、师引言:同学们,刚才我们边吹笛子边进教室,你学生感知音乐塑的心情如何? 造的形象,从音乐2、生反馈(开心的、悠闲的……) 的获得的感受与3、师言:你们看(出示《牧童短笛》的投影片),牧体验更到位。 入 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利用“跟唱”的形式,境 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作曲家贺绿汀把这一幕用音乐可以使学生来表现,请听音乐,听后说说你的想象与感受(播放《牧进一步熟悉歌曲激 童短笛》第一部分) 的旋律。 情 4、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5、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6、师言:刚才我们聆听和哼唱了第一乐段,乐曲还有第二乐段,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聆听第二乐段)

1

7、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8、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9、师生讨论完成问题。 10、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1、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二、学唱《剪羊毛》 1、师引言:水乡牧童悠闲的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球令一半上有一个国家——澳大利亚,那里的小伙伴们会干些什么呢? 2、边看澳大利亚的风光碟片边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 3、反馈,再次欣赏歌曲 4、为歌曲取名(揭示课题《剪羊毛》) 5、听教师弹唱,学生可跟唱曲谱 6、解决难点:符点和休止符。 7、再次聆听范唱,感悟歌曲的情绪。 8、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1、师: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为二段体结构,第一给学生一个创作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音调与展示的空间,增高昂,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为了突出这一部分,强对歌曲的表现,拓展情我们能不能试着加上些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培养创新能力,使境 2、学生分组讨论,为第二乐段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学生真正感受到编配伴奏。 音乐的无穷魅力。 3、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随机) 4、(下课)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2

教学内容:1、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 2、表演《剪羊毛》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和《剪羊毛》,进一步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在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 1、师生边唱《剪羊毛》边做律动进教室。 既复习已学歌曲,又为新课教学设情境 2、师生问好! 下了伏笔。 一、复习歌曲《剪羊毛》 采取分组讨论方1、师引言 式,并进行分别试2、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唱试奏,尊重学生3、将歌中的“X.X”节奏改为“XX”唱一唱,比较感觉的创作实践活动。 如何? 4、学生自主感受改变后的节奏,反馈各自的感觉 5、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配有律动。 入 二、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 境 1、师引言:我们剪完羊毛后,还会怎么样呢?(引到羊激 儿要回家) 情 2、出示课题,提问: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3、聆听歌曲,感知歌曲的内容、速度和情绪 4、学唱曲调: (1)听一遍教师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X;X;X—;”。 (3)新授全音符X———。

3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X———出现几次? (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5、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 (2)师生讨论《剪羊毛》和《小小羊儿要回家》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 (3)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4)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5)分组讨论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 1、师言 2、表演实践。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角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色是服务者、观 情境 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众,而不是导演。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 4、(下课)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2、曲调接龙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再一次感受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4

新人音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下册6第六课牧童之歌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yt3h6piil7u3cm9b9nu86wqu5roxb0036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