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E作EF∥AB, ∵AB∥CD, ∴AB∥CD∥EF,
∴∠C=∠FEC,∠BAE=∠FEA, ∵∠C=44°,∠AEC为直角,
∴∠FEC=44°,∠BAE=∠AEF=90°﹣44°=46°, ∴∠1=180°﹣∠BAE=180°﹣46°=13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直接化简二次根式,得出3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m=4+3=2+3, 1<3<2, ∴3<m<4,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3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 【详解】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直线的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二、填空题
13.36°或37°【解析】分析:先过E作E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BAE+∠DFE再设∠CEF=x则∠AEC=2x根据6°<∠BAE<15°即可得到6°<3x-60°<15°解得22°<
解析:36°或37°. 【解析】
分析:先过E作E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BAE+∠DFE,再设
∠CEF=x,则∠AEC=2x,根据6°<∠BAE<15°,即可得到6°<3x-60°<15°,解得22°<x<25°,进而得到∠C的度数. 详解:如图,过E作EG∥AB,
∵AB∥CD, ∴GE∥CD,
∴∠BAE=∠AEG,∠DFE=∠GEF, ∴∠AEF=∠BAE+∠DFE, 设∠CEF=x,则∠AEC=2x, ∴x+2x=∠BAE+60°, ∴∠BAE=3x-60°, 又∵6°<∠BAE<15°, ∴6°<3x-60°<15°, 解得22°<x<25°,
又∵∠DFE是△CEF的外角,∠C的度数为整数, -23°=37°-24°=36°∴∠C=60°或∠C=60°, 故答案为:36°或3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h=03n+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先设出通式然后将已知的条件代入式子中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h=kn+b将n=2h=2
解析:h=0.3n+2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先设出通式,然后将已知的条件代入式子中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
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h=kn+b,
将n=2,h=2.6以及n=4,h=3.2代入后可得
?2k?b?2.6, ??4k?b?3.2解得??k?0.3,
?b?2∴h=0.3n+2,
验证:将n=6,h=3.8代入所求的函数式中,符合解析式;将n=8,h=4.4代入所求的函数式中,符合解析式;
因此h(m)与n(年)之间的关系式为h=0.3n+2. 故答案为:h=0.3n+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等式叫做函数解析式,也称为函数关系式.
15.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已知易得AB∥CD则∠BAE=∠AEC又∠1=∠2所以∠MAE=∠AEN则AM∥EN故∠M=∠N【详解】∵∠BAE+∠AED=180°(已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解析:见解析 【解析】 【分析】
由已知易得AB∥CD,则∠BAE=∠AEC,又∠1=∠2,所以∠MAE=∠AEN,则AM∥EN,故∠M=∠N. 【详解】
(已知) ∵∠BAE+∠AED=180°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AE=∠A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
∴∠BAE?∠1=∠AEC?∠2, 即∠MAE=∠NEA,
∴AM∥E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M=∠N(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点睛】
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6.【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两边同时除以5得和方程组的形式一样所以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
?x?5 解析:?y?10?【解析】
【分析】
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 【详解】
?3a1x?2b1y?5c1两边同时除以5得, ?3ax?2by?5c22?22?3a(x)?b(y)=c11??155, ?32?a(x)?b(y)=c222?5?5?3x=3??a1x?b1y=c1?x=5?5和方程组?的形式一样,所以?,解得?.
2?a2x?b2y=c2?y=10?y=4??5?x=5故答案为?.
y=10?【点睛】
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类比来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17.a≥0【解析】【分析】非负数即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详解】由题意得a≥0故答案为:a≥0
解析:a≥0 【解析】 【分析】
非负数即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 【详解】 由题意得a≥0. 故答案为:a≥0.
18.m>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
解析:m>3. 【解析】
3?m?0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
m?0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
19.-2【解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列出方程组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且m-2≠0n=1∴m=-2
解析:-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