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诗的颔联写出了大风直流,风平浪静,视野开阔的景象。
D.颈联的“生”“入”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自然理趣。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还有《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谈交友的重要性。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在班上开展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网络把世界变小,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在活动中,有的同学主张广泛的网络交友比实践交友更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把你的观点写下来。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8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 B.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又数刀毙之 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两狼之并驱如故。(2分) 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B.“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 D.结尾议论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终究是要失败的。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任末苦学
任末①年十四时,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释)①任末:东汉蜀郡人。②芨(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笈从师(负:背) .B.或依林木之下(或:有时) .
C.门徒悦其勤学(悦:为……感到高兴) .D.虽死犹存(虽:虽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2)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请简要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教数学的“语文老师” 吴睿
①老陈是我见过的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在碰到老陈以前,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但老陈,一个有着天生幽默与理性思维的老男孩,一个爱“附庸风雅”与“故作深沉”的老爷子,一反数学老师该有的常态,慢慢走入了我年轻的心。
②记得老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样子:他腆着肚子,脚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绍道:“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是老陈,是一个残疾人,你们不许欺负我,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尽量大一点儿,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开始上课了。他用“兰花指”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不由分说便列出了许多知识点。学校给我们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们并没有遇见良师该有的兴奋。
③文科生难免对数学心生畏惧,而这则外化为课堂气氛的凝重。A老陈见我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声调:“万水千山总是情,声音大点儿行不行?”:我们说行,他还不依不饶地说:“有同学好像怕我听见一样,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们。你看,那个欧阳锐我就不认....”我们终于爆发出了久违的哄堂一笑。
④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老陈经常写着与数学不怎么相关的话,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解析几何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后才若有所思。没错,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他用近乎“怪诞”的方法,渐渐地使我们这群讨厌数学的人开始在课堂上集中精神。
⑤比如,老陈会问:“这道题怎么写?”然后自己回答:“把这里抹去,掀起你的盖头来。哇哈哈,这个时候武侠高手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连杰(联结),你们看这条边,再加上这条边,它的平方加上它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以后啊,对于这个勾股定理,我们就说是‘拉芳加拉芳等于小芳’,明白了吗?”霎时间,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所有的压力和难题带来的困扰,早已随着笑声一道飞到了九霄云外。 ⑥因为老陈,我们学会了打手势、说哑语,知道了数学和文学还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并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有一次,老陈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目,我们都不会。他骄傲地向我们炫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目的精妙之处?它是按照‘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句式出的。”虽然我们对此都“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这次,老陈激起了我们的“共怒”。“老师,在数学方面,你是‘上等马’,我们是‘下等马’,当然比不过你。但我们知道‘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一个很妙的对子,你要是能对出来,我们就服你。”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对他的短处。
⑦“对,对!”全班同学都起哄道。“这有何难?”老陈双手负背,摇头晃脑,一边踱步,一边说:“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余音袅袅,我们哑口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数学课居
然变成了我们每天的期待。B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陈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让我们快乐的金玉良言。 ⑧现在,我想我们很多人或许早已淡忘了“log”为何物,排列组合要如何解,但我们都不会忘记他——老陈。(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我们”对老陈的情感态度变化。
第一堂课,老陈来到“我们”班,大家(1)_________;当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时,大家在数学课堂上(2)________;在多次思维碰撞后,大家开始期待数学课;多年后,大家对老陈(3)______。
2)分析“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对他的短处”中“挤对”一词的含义。 3)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请从修辞角度品析A句。
(2)有人说B句中“胡扯”与“聚精会神”“金玉良言”相矛盾,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
4)通读全文,说说老陈是一个怎样的人。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场流泪的宴席 王晓静
①那一年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学校担任班主任。班里有个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进班时的成绩是第一名,但总是低着头走路,看上去自卑落寞。每到中午放学时,同学们都争抢着涌向食堂,只有他静坐着看书,好像一点也不饿的样子。有次我故意把教案忘在讲台上,在外面踱了十几分钟后回到教室,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一见我进来慌得赶忙把手放进桌斗。我装作没看见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说:“看我这记性,教案忘带了。”他正咀嚼着食物红着脸朝我笑笑,赶紧埋下了头。我快步走出教室,眼眶不由得酸了。我刚才看得清清楚楚,他左手一袋榨菜,右手一个馒头,十几岁正长身体的男孩,整天吃的就是这些啊!
②我找到学生入班时填的家庭情况表,他的表里,亲人一栏赫然写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家人工作栏里写着务农。“他的父母呢?难道他是个孤儿?”男孩苍白的面容一直在我脑海里旋转,我的心渐渐地变得柔软,又有些许疼痛。
③那时住在教师公寓里的我每天都自己做饭,有时候就喊他过来一起吃。刚开始,他怎么都不肯,满脸都是羞涩不安。我劝慰他说:这是对优秀生的奖励,只要在班里考第一名的学生都有这个待遇。我知道以他的资质会一直稳居第一。果然,他学习更努力了,不仅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在年级里也遥遥领先。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拘谨了,有时还会早早来,帮我洗菜切肉。而我为了他的自尊心,没把这事告诉任何人。
④高考结束了,那个暑假,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打工。有次我经过那个饭店,看到他正满头汗水地端着一摞盘子疾步走过,身上那件泛白的背心像水洗了一样湿答答的。我背过脸去,心里酸痛不已,生活的重负不该早早地压在这个年少的孩子身上啊。
⑤通知书下来时,他飞奔着来找我,兴奋地说:“老师,我考上了!”我激动地站了起来。我知道,那个大学是他的梦想。他忽然说:“老师,今晚我想请你去‘一品阁’吃饭,你一定要来啊。”他眼巴巴地看着我,眼里满是真诚的感情。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在饭店里大汗淋漓的样子,那是他的血汗钱啊!更何况,“一品阁”是我们这儿最高档的饭店,我怎么忍心花他辛苦挣来的钱?我不顾他的哀求,果断拒绝了。
⑥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坚决,低着头默默地走了。那清瘦的背影写满了失落和难过,他微微驼着的背好像承载着什么沉重的负担,走得很慢很慢。
⑦我呆呆地坐着,脑海里满是他的背影。忽然,我明白了,他不能承受的是我这三年对他的关心。这一蔬一饭之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单身的我经济上还算宽裕,但对于他来说,他必须要报答,不管是什么形式。而我却剥夺了他的权利,所以这种不能回报的恩情才会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⑧我马上冲出去,朝着他喊:“晚上我们去吃饭!”他回过身,远远的,我看到他的笑容在风中瞬间绽放,从没见他笑得那样灿烂过。
⑨那顿饭我和他都喝了点酒,一向内敛寡言的他,话变得特别多。我当时脑袋晕晕的,记不清他说了些什么。只清楚地听到,他说他早就知道:我说的奖励制度只是个借口,是为了能让他吃好饭。他的父母早亡,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之外的温暖。
⑩那是我吃过的最辛酸疼痛的谢师宴。它让我触摸到一个少年坚韧而善良的心。他伏在桌上一直哭,我抚着他抽动的肩膀,忍不住也掉下了泪,那是疼痛的泪,欣慰的泪,也是幸福的泪。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他怀抱着这份温暖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会微笑着走下去。善良已如种子播撒在他年轻的心中,并发芽开花,一派鸟语花香。他不会再觉得凄苦,因为心中有爱的人是不会感受到尘世冰冷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那清瘦的背影写满了失落和难过,他微微驼着的背好像承载着什么沉重的负担,走得很慢很慢。 3)文中写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段情谊,请任选一个人物分析其品质。 4)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像文中学生的老师——“我”,对于生命中的贵人,我们会永生不忘,请简要说说感动你的一个故事。(50字左右) 七、作文
13.十三四岁正是多梦的季节,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大胆的想象都是美好的。 请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解析:AD 5.A
二、名句名篇默写 6.略 三、诗歌鉴赏 7.1)A
2)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
8.(1)放松心情,快乐随行 (2)示例一:同意通过上网交友,我们可以和不同年龄层的人打交道 ,这样可以听取各方面的经验和意见,这些人交给我们的东西比父母的更丰富,我们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认为互联网交友利大于弊,当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学校也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示例二:不同意,网络是虚拟的世界,青少年对事物辨别能力比较差,防范意识比较薄弱,我认为要慎重对待网络交友,不然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