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年江苏省“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4:1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有着浓重的感伤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B.意识流小说最大的特色是打破了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而直接表达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时序颠倒等表现手法。代表作家和作品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C.新写实小说使生活现象本身成为写作的对象,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及生存中感性和生理层次上更为基本的人性内容,强烈体现出一种中国文学过去少有的生存意识。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 D.先锋小说突破传统小说重点在于“写什么”的范式,转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苏童《离婚指南》等。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英国——小说 B.果戈里——《钦差大臣》——俄国——小说 C.《艰难时世》——小说——狄更斯——英国 D.普希金——《上尉的女儿》——俄国——长篇小说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6—20题。

仙境般的丹巴藏寨

陈世旭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嘉绒藏区,据说是历史上神秘消亡的东女国,“嘉绒”即“女王的河谷”。这里依旧保留着许多女国文化遗风。比如,以女性为中心的婚姻形式和家庭组成,女子服饰传承的古典的“尚青”,至今还保存完好的女国时期古碉建筑以及作为女性生殖崇拜象征的碉房楼顶的“煨桑”塔,等等。

所有到过丹巴的人都会惊叹丹巴的“三绝”:甲居藏寨;碉楼群;美女。最让外部世界惊奇的是美女:一个只有7万人的县,竟有3000多女子在成都乃至京城从事歌舞演艺职业。多年来,学者们从神话、传说、民俗、历史、地理、生态、文化、现实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前提是:嘉绒是美人谷;结论是:嘉绒的确是美人谷。

嘉绒藏族自古至今崇拜墨尔多神山,“墨”在藏语中一般指女性,也就是说,墨尔多是

大学语文试题卷 第5页(共11页)

女神山,是女权崇拜的象征。东女国是由女人全面管理的国家。直到今天,每年5月,人们都会在古寨碉下,为年满17岁的女孩举行盛大隆重的成人礼,全寨男女老幼献上哈达,载歌载舞。而男孩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从藏史《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可以查找到吐蕃以前子从母姓的历史记述。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诸峰全是女,遍布藏区的大地之神十二丹玛也是女神。一首藏族民歌向春季女神发出了这样的请求:“春季的庄稼女神啊/请赐给我们土水风火吧/我这藏红花呀/正要扎下根啦”。人们拜倒在女神足下,透露出藏民族对史前母系时代的集体追忆。这也让人对逝去不见踪影的“东女国”浮想联翩。

传说,许多年前,一只凤凰飞到墨尔多神山,化作万千迷人的美女,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传说,东女国女王爱泡温泉,爱吃温泉香熏的高山香梨,因此天姿国色,民间女子皆仿效,由是美女遍国中,以至因美色亡国。

我是将近傍晚来到大金川西岸上的甲居藏寨的,星罗棋布的藏房铺满了海拔两三千米的山坡。山脊三面悬空的巨石上矗立着碉楼,整座藏寨都处在它的威仪之下。触摸着它粗糙的肌肤,仿佛触摸一个久远的符号。神灵已经在雪山上生活了无数世纪,一个民族原始的思维构架倚山而立,暗示着时间的悠远。它们是生命和美丽的保佑者,一种执着的坚守,守望灵魂永恒的驿站。

仰慕已久的丹巴美女,花头帕,红长裙,古韵悠然,优雅端庄,一如从远古款款而来。风中飘动的鲜艳裙摆,如同对面绵延的山势此起彼伏;灿烂的微笑,被满山鲜嫩的黄栌和火爆的枫树所装饰。历史的流风遗韵与眼前的现实交织成迷幻的梦境。

埋藏得太久的美人谷,揭开羞涩的面纱,以娇艳的盛装,捧出撩人的风情,给世界一个惊艳的姿势。藏房的烟囱袅袅炊烟升起,寺庙苏醒的法号低沉而悠远,格桑花、羊角花烂漫开放,倾听背水女孩胸前清脆的铃铛。

美人谷,从禁锢的古堡吹奏世外的天音。山脚下翻腾的河水,看上去异常平静,流淌在太阳、月亮、白云、雪山、土地、青稞、劳作、酒碗以及睡梦中,只有仔细谛听,才能得到时间深处的消息。美人谷不是来自想象,而是时间与空间的某种神异的结合。美人谷蛰伏于雪山深处,延续着古老的民俗。地方政府兴建的盘山路,让世界走进了世外桃源。叠翠的山峦,湍急的河流,黑色的碉楼,洁白的藏房,头帕与长袖,藏戏与锅庄,演绎着嘉绒儿女仙境般的生活。

那个傍晚最让我动容的是晚饭时见到的那个端酥油茶的卓玛。在那间斑斓的藏房里,她带着幽谷的清香缓缓从客人身边走过,给所有人上过酥油茶,便静静地把铜壶搁在窗台,然后倚窗而立。窗外,刚回来的父亲和哥哥跑运输的小货车和摩托车在院子里闪闪发亮。坡下的房顶上,今夜就在藏房投宿的一帮外国游客兴高采烈地踱来踱去。

黄昏也寂静也灿烂也冷清也温暖,不知从哪里传来琴弦的拨动,弦韵为酥油茶的暖烟滋润。卓玛高高的鼻梁上的大大的眼睛迷离而潮湿,她的心一定在轻轻跳动,仿佛初恋的震颤

大学语文试题卷 第6页(共11页)

从月色中传来,而情歌就在手上的铜壶里翻滚。柔润的小手无端拂拭已经铮亮的铜壶,似乎在翻阅渐渐成长的情怀。轮回重复的安宁与恬淡的岁月,填满了希望的华年。一行行来自远古的歌谣,一阵阵行云流水般涌进鼓胀的心房。

离开美人谷里的丹巴藏寨有些日子了,直到今天,我觉得自己依然留在那里,留在那个仙境里,沉醉在最初的花香泛滥的黄昏。我希望自己每天傍晚依然能够在那间斑斓的木屋里啜饮卓玛端来的酥油茶,然后看她在窗边默默地伫立,像飘在云朵上的一个遥远的花的剪影。(《人民日报》2007-01-23第16版)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丹巴县嘉绒藏区所保留的女国文化遗风的一项是( ) A.以女性为中心的婚姻形式和家庭组成。 B.女子服饰传承的古典的“尚青”。

C.每年5月,在古寨碉下为年满17岁的女孩举行盛大隆重的成人礼。 D.崇拜布达拉宫。

17.文章前五段介绍丹巴藏寨的传说和历史,下列各项中关于这样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下文描写今日的丹巴藏寨形成鲜明对比。 B.说明这里悠久的历史,独特而神奇的民情风俗。 C.为作者到这里体验风土民情做了铺垫。 D.与题目“仙境般的丹巴藏寨”相呼应。

18.第七段划线句子“历史的流风遗韵与眼前的现实交织成迷幻的梦境”中“历史的流风遗韵”不包括( )

A.甲居藏寨、碉楼群、美女 B.卓玛端来的酥油茶 C.保留的女国文化遗风 D.独特而又神奇的民情风俗

19.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我希望自己每天傍晚依然能够在那间斑斓的木屋里啜饮卓玛端来的酥油茶,然后看她在窗边默默地伫立,像飘在云朵上的一个遥远的花的剪影。

B.她的心一定在轻轻跳动,仿佛初恋的震颤从月色中传来,而情歌就在手上的铜壶里翻滚。

C.山脊三面悬空的巨石上矗立着碉楼,整座藏寨都处在它的威仪之下。触摸着它粗糙的肌肤,仿佛触摸一个久远的符号。

D.一行行来自远古的歌谣,一阵阵行云流水般涌进鼓胀的心房。

20.学者们以“嘉绒是美人谷”为前提探究丹巴县的嘉绒藏区,得出的结论是“嘉绒的确是美人谷”。下列各项中关于作者对这一结论的观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大学语文试题卷 第7页(共11页)

A.作者认为这里的环境美丽而又神奇,这里的神灵是生命和美丽的保佑者。 B.作者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流风遗韵与眼前的现实交织成迷幻的梦境。 C.作者深深地沉浸在这里美景、美女以及独特的风俗,久久不能忘怀。 D.作者认为东女国因美色亡国,因而提醒读者不能沉迷美色。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21—25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

从行。上登虎圈①,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无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②,亡其实。”文帝曰:“善。”乃止。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③,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薄太后闻之,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从行至霸陵④。上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亡可欲,虽亡石椁,又何有戚焉?”文帝称善。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闻跸⑤,匿桥下。久,以为行过。”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疾欲免去,惧大诛;欲见谢⑥,则未知何如。卒见谢,景帝不过也。释之事景帝岁余,年老病卒。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张季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近之矣。

注:①虎圈:养虎的牢槛。②口辩:能言善辩。③司马门:汉代宫廷的外门。当时的宫卫条令规定:出入司马门必须下车,违者“罚金四两”。④霸陵:汉文帝为自己修造的陵墓。⑤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⑥见谢:见帝而谢罪。

21.对下列各句中斜体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 徙:迁徙,贬职

大学语文试题卷 第8页(共11页)

2012年江苏省“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z2u32gett9f98j84nw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