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课题 教科书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 7 月 教学人员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姓名 单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理解中国传统文人浓郁的山水情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对传统山水画的鉴赏能力。 理解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与自主探究,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形成分析与评价。 理解山水情景融合,主客观统一的山水意境表达,确立山水情怀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对传统绘画的鉴赏水平,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能力并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 对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的理解,以及对经典作品意境的赏析。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蕴含的浓郁山水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一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 必修 美术鉴赏 时间 主要师生活动 课2分程钟 导入 老师以《富春山居图》为例介绍中国传统山水画自元代以后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学生聆听感受。
1.山水之形:老师出示三句诗词,学生阅读并找到相对应的山水画。 2.山水情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六君子图》、《溪山行旅图》、《青卞隐居图》,分析画中寓意,感悟中国传统山水画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蕴含的山水情怀,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探究学习 能力。 3妙夺造化:学生通过对三幅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分析,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山水并不是真山真水,理解山水画中的妙夺造化,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4.因心造境: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山水画中的“留白”,帮助学生理解 山水画中的因心造境,感受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的营造与表达,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实境”与“虚境”有所感悟。 5.山水赏析:出示其他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作简要分析与阐述,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所感、所悟。 课程3分总对本节课所学作简要梳理,总结升华,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框架,钟 结 深化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20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