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为之奈何? 何乃太区区?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天下事有难易乎 ?
2、句末,表反问语气。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9
3、句末,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末,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辞》)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词尾助词, 用于形容词词尾,同“然“,翻译为“...样子”
10
匆忙)
欲何之?(《归去来
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巍巍乎(
威严显赫的样子)
可畏。
(二)用作介词 ,句中,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可译为官兵到处叫嚷,横冲直撞。”
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按互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11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表肯定,译为“是”“就是”,起确认作用。例如: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臣乃夷门抱关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视之,乃庞德也 。
2、\就\\才\“这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例如:
12
相关推荐: